而那些毫无预兆的悲伤情绪,亦常如潮水般猝不及防地将他淹没。有时,在下班归家的公交车上,志超静静坐在靠窗位置,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散开来。街边手牵手漫步的情侣,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他们相互依偎,眼神中满是爱意与甜蜜,不时轻声交谈,笑声清脆悦耳。公园里温馨的一家三口,孩子在父母身旁嬉笑玩耍,笑声如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父母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欣慰的笑容,父亲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母亲温柔地看着父子俩,画面满溢着浓浓的亲情。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却如锋利的刀刃,直直刺入志超心底。他不禁将自己的生活与之相较,每日忙忙碌碌,却始终原地踏步,事业不见起色,爱情遥不可及。念及于此,一股深沉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拼命忍住不让眼泪落下,生怕被旁人瞧见自己的脆弱。他微微低头,佯装看向窗外,偷偷用手抹掉泪水。可有时,眼泪仍会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他只能赶忙转头望向窗外,祈愿无人察觉自己的异样。此刻,窗外景色在泪水中模糊不清,恰似他迷茫的心境。他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心中涌起一阵孤寂,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
志超这般的情绪变化,身边之人皆敏锐察觉。朋友们依旧热忱地邀他参加聚会,期望能助他放松心情,找回往昔那个开朗乐观的他。然而,志超总是寻各种借口推脱,实在拗不过朋友们的盛情,才勉强应允前往。
聚会时,众人围坐在餐厅桌旁,气氛原本轻松愉悦。餐厅内灯光柔和,墙壁上挂着些艺术画作,有色彩斑斓的油画,绘着秀丽的自然风光,细腻笔触勾勒出山川河流的壮美,似能让人感触到大自然的清新宁静;有简约的水墨画,呈现出静谧的意境,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山水轮廓,透着悠远的禅意,营造出温馨惬意的氛围。桌上摆满各式美食,香气四溢,有鲜嫩多汁的牛排,煎至恰到好处的外皮泛着诱人金黄,一刀切下,肉汁缓缓流出,散发着浓郁香味;有精致的寿司,色彩鲜艳的鱼片铺在软糯米饭上,造型精巧,令人垂涎;还有色彩缤纷的水果沙拉,新鲜水果切成各异形状,淋上香甜沙拉酱,清爽可口。朋友们欢声笑语,分享着彼此生活点滴。话题转到近期流行的一部电影上,每人都分享着对电影的见解。其中一位朋友表达了对电影某些情节的不满,认为剧情拖沓,人物塑造不够丰满。志超却觉得朋友是有意贬低这部他钟爱的电影,刹那间,他脸色阴沉下来,眼神中满是不悦,原本上扬的嘴角耷拉下去。他语气生硬道:“你根本就没看懂这部电影的内涵,休要在此胡言。”朋友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面露尴尬,试图解释自己并无恶意,只是说出真实感受。他微微皱眉,摊开双手,诚恳说道:“我真不是故意的,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不尽相同嘛。”可志超充耳不闻,情绪愈发激动,声音愈发高昂,甚至翻起旧账,提及先前一些无关紧要之事。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空中挥舞,似在强调自己的观点,唾沫星子随说话动作飞溅而出。其他朋友纷纷出面打圆场,试图缓和紧张气氛。小张笑着说:“好了好了,大家别吵了,电影嘛,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小王也赶忙附和:“是啊是啊,咱们难得相聚,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但志超却如一头失控的猛兽,全然无法冷静,继续滔滔不绝地争辩着,脸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额上汗珠不断滚落。聚会最终不欢而散,朋友们望着志超离去的背影,无奈摇头叹息,心中满是疑惑与担忧。他们不明白曾经那个温和友善的志超缘何变成这般模样,同时,担心他的情绪问题会愈发严重。
家人对志超的转变更是忧心忡忡。母亲每次打来电话,听筒里传来的皆是关切之语:“儿子,最近工作忙不忙呀?身体可好?一定要注意休息,按时吃饭哟。莫要总是吃那些外卖,不健康呐。我听闻吃多了外卖对身体不好,易生各种病症。你若想吃啥,跟妈讲,妈给你做。家里的菜都是新鲜的,吃着安心。”母亲的话语里满是慈爱与担忧,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儿子深深的牵挂,语气中还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生怕惹儿子不快。然而,这些温暖关怀,在志超听来却犹如刺耳噪音。他总是不耐烦地回应几句:“晓得了,晓得了,你莫要老是唠叨行不行啊!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你就别瞎操心了,我都这么大个人了。你说的那些我都懂,别再啰嗦啦。”言罢便匆匆挂断电话,甚至还会在心里埋怨母亲太过唠叨,不理解他的压力。他觉得母亲的关心是一种束缚,令他喘不过气。挂了电话后,志超又常陷入深深自责。他明白母亲是关心他,是这世上最爱他的人,可自己却总是难以控制情绪,伤了最爱自己之人的心。这种矛盾心理让他愈发痛苦迷茫,他感觉自己仿若一个迷失在黑暗森林中的孩童,寻不着前行方向,内心充斥着无助与孤寂。他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母亲失落的神情,心中满是愧疚,泪水不知不觉浸湿了枕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