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超清楚意识到自己给周遭之人带来极大困扰,可他却似陷入一个无形泥沼,愈挣扎陷得愈深,全然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这种失控之感如恶魔的利爪,紧紧揪住他的心脏,令他陷入深深的恐惧与绝望。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罹患严重心理疾病,甚至担忧自己的人生就此毁弃。他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怔,脑海中不断涌现各种负面念头。他觉着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未来充满未知与迷茫,不知该如何挣脱这困境。失眠亦开始频繁侵扰他,夜晚变得漫长难熬,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又会被各种噩梦惊醒,醒来后汗水湿透床单,心跳急促,仿若刚历经一场生死考验。有时梦到自己在工作中遭领导严厉斥责,所有同事皆在一旁嘲笑;有时梦到自己孤独地徘徊在空荡的城市街头,怎么也寻不到回家之路,这些梦境令他醒来后仍心有余悸。
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后,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一日,志超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新闻时,一篇题为《如何掌控你的情绪——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的文章映入眼帘。文章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心理问题最可怖之处在于其隐匿性,许多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沦为负面情绪的囚徒。当我们察觉到自身情绪波动时,要学会敏锐洞察,思索当下是否适宜处理,亦或稍作等待。日常注重情绪管理,不仅能呵护身体健康,更是对心理健康的有力防范,还能使人始终保持充沛活力。
这篇文章仿若一道划破暗夜的璀璨流星,照亮了志超黯淡无光的世界。他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漂泊许久的水手,骤然望见远方的灯塔,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迫不及待地继续阅读,文章详尽阐述了情绪产生的复杂机理以及多样的应对策略。其中“如何看待人事物,情绪就会随之而动,影响行为,决定结果”这句话,如一记重锤,狠狠敲醒了志超。
他遂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这段时日自己的种种表现。他不禁自问,是否自己看待生活的视角太过狭隘消极?那些令他崩溃、烦躁之事,当真如彼时感觉那般不可饶恕?是否自己一直深陷负面思维的囹圄,过度放大困难,而对生活中那些细微却真切的美好视而不见?情绪似乎总倾向于聚焦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同时又执拗地排斥往昔那些珍贵经历。每当志超忆起那些不悦瞬间,情绪便如脱缰野马,变得消极狂躁,进而陷入无尽的自我内耗。他深知,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不能再任由情绪主宰生活,需将注意力转移至如何解决问题,而非一味纠结事情的起因。
志超决意做出改变。他四处打听,精心挑选后报名参加了一个专业的线上情绪管理课程。每日下班后,他都会早早吃完晚饭,收拾好桌面,准时端坐电脑前,等候课程开场。课程老师经验丰富,讲解生动有趣,借由一个个真实事例和实用技巧,引导学员认识情绪、理解情绪、管理情绪。
在课堂上,志超学到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深呼吸练习,当情绪即将如火山般喷发时,要缓缓吸气,让空气充盈腹部,感受腹部如气球般膨胀,而后再徐徐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反复此过程,能有效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使自己迅速冷静。还有写情绪日记,每晚睡前,将当日发生之事、自身情绪变化以及引发情绪的具体缘由详细记录。记录时,仔细剖析自己当时的感受,尝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探寻情绪产生的深层根源。
除此之外,老师还传授了一些冥想技巧,让志超在闲暇时可通过冥想放松身心、排除杂念,增强对情绪的觉察与掌控能力。志超依循老师指导,每日晨起和睡前都会进行简单冥想练习。他坐在舒适椅上,闭上双眼,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使思绪渐趋平静。起初,他很难集中注意力,脑海中杂念丛生,时而想到工作难题,时而忆起与朋友的争执。但他并未放弃,坚持每日练习。随着时光流转,他发觉自己愈发容易进入冥想状态,内心也愈发平静安宁。冥想时,他仿佛能听见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与想法渐渐浮现,他开始学会直面它们,而非逃避。他会想象自己身处一片宁静海滩,海浪轻柔拍打着沙滩,海风温柔拂过面庞,这般美好的想象让他内心满溢平和与喜悦。
刚开始践行这些方法时,志超遭遇诸多挫折。情绪的惯性使他仍会忍不住发脾气,或陷入长时间的悲伤情绪难以自拔。上一回,工作中又遇客户对方案诸多挑剔,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志超的怒火瞬间燃起,他脸涨得通红,双手紧握成拳,手臂肌肉紧绷,险些又与客户激烈冲突。但就在开口瞬间,他猛地想起深呼吸之法,于是紧闭双唇,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如此反复数次,情绪渐趋平复。尽管过程艰难,他能感觉到自己心跳依旧急促,身体因愤怒仍微微颤抖,但他终究成功克制自己,耐心与客户沟通,详细阐释方案的优点与可行性,并依据客户意见做出适当调整。他先是微笑着向客户表明理解其需求,接着条理清晰地阐述方案各部分的设计初衷,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让客户明白方案如何达成预期效果。沟通中,志超始终保持平和语气,认真聆听客户每一个想法,还不时做笔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