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匆匆流逝,距离婚期愈发临近,麻烦事也如汹涌的潮水般接踵而至。半个月前,筹备婚礼的各项事宜正式拉开帷幕,首先便是拍婚纱照。那天,玲玲特意精心装扮了一番,提前一小时便来到了摄影工作室。她身着一条订制的雪白色的婚纱,精心化了个淡雅的妆容,满心憧憬着人生中这一美好的时刻。可左等右等,预定好的摄影团队却不见踪影。打电话询问后才得知,设备突发严重故障,正在紧急抢修。这一等便是漫长的两个多小时,玲玲坐在工作室的沙发上,百无聊赖,心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烦躁不安。
周围其他新人都在兴高采烈地交流着拍摄方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而她却只能枯坐在那里,心中的落差感愈发强烈。期间,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偶尔过来安抚一下玲玲,可这并不能缓解她内心的焦急。她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美丽的婚纱照,想象着自己也能拍出那样漂亮的照片,可现实却让她感到无比失落。她开始怀疑这场婚礼是否真的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终于开始拍摄了,摄影师的指导却让玲玲感觉异常别扭。他总是大声且急切地吆喝着让玲玲摆出各种僵硬的姿势,一会儿要求把头抬高一点,一会儿又责令把肩膀往下沉,对表情的要求更是苛刻,要笑得灿烂却又不能显得过于夸张。玲玲竭尽全力按照要求去做,可无论怎么调整,都觉得浑身不自在。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更是差强人意,玲玲看着那些照片,总觉得缺少一种灵动与自然,笑容显得格外牵强,眼神中透露出掩饰不住的疲惫与无奈。
她尝试着与摄影师沟通,希望能够调整一下拍摄风格,可摄影师只是敷衍地回应了几句,并未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这让玲玲心中的怒火蹭地一下冒了起来,一整天的好心情都被破坏殆尽。拍摄结束后,玲玲和未婚夫走出工作室,两人都没有说话,气氛十分沉闷。未婚夫似乎察觉到了玲玲的不开心,想要安慰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路上,玲玲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她觉得这次拍摄的失败是一个不好的预兆,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更加担忧。
拍完婚纱照紧接着就是购买三金。玲玲和未婚夫一家又一家地逛着金店,琳琅满目的首饰让人目不暇接,可真正挑选起来却困难重重。不是款式陈旧老气,不符合玲玲的审美,就是价格超出了他们的预算范围。玲玲偏爱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可大多数金店展示的都是那些造型复杂、风格浮夸的首饰。
好不容易在一家店里看到一套款式新颖、价格也相对合适的三金,付款时却又横生枝节。商家的支付系统出现故障,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调试了半天,期间还不停地向玲玲他们赔礼道歉。这一番折腾下来,玲玲仅存的耐心被彻底消磨殆尽,满心充斥着疲惫与烦躁。未婚夫在一旁也忍不住小声嘟囔:“怎么这么倒霉啊。”这句话瞬间点燃了玲玲心中的怒火,她没好气地回怼道:“就你行!”两人为此当场闹了个小不愉快。
走出金店后,两个人在街边沉默地走着,谁也没有说话。突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二人谁都没有带伞,只能加快脚步寻找避雨的地方。在一家咖啡店门口,他们停了下来,走进去坐了一会儿。玲玲看着窗外的雨,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意识到刚才自己的反应可能有些过激,于是主动对未婚夫说:“对不起,刚才我不该发脾气。”未婚夫握住玲玲的手说:“没关系,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大。”然而,两人之间的气氛还是有些尴尬,玲玲心里明白,这次小小的争吵虽然暂时平息,但他们之间的问题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买房子的过程更是如同一场漫长而煎熬的马拉松。那段时间,玲玲和未婚夫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房。不是位置太过偏远,交通极为不便,周边配套设施匮乏;就是价格高得令人咋舌,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每次看完房,玲玲都感到无比沮丧,觉得自己离拥有一个温馨小家的梦想越来越遥远。
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和比较,终于找到了一处勉强符合心意的房子。地段还算不错,距离公交车站不远,小区环境宜人,绿化错落有致,还有一个小型的健身广场。价格虽然让他们倍感压力,但咬咬牙也还能够承受。然而,办理购房手续时,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纷至沓来。繁琐的文件、复杂的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差错就得重新来过。
光是准备各种证明材料,就跑了好多趟相关部门。银行贷款审批更是困难重重,工作人员一会儿称资料不全,一会儿又说收入证明不符合要求。玲玲和未婚夫不得不一次次地补充材料,在银行和单位之间来回奔波。有一次,为了一份收入证明,玲玲在单位和银行之间往返了三趟,累得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