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出来后,阳光暖暖地照在他们身上,仿佛一扫之前的阴霾。小玲决定按照之前的想法,先观察一段时间,同时也跟老师详细地沟通了明仔在家的表现,希望老师能在幼儿园多留意明仔的情况,给予他一些特别的关注。老师非常理解,表示一定会密切关注明仔,帮助他尽快调整状态。老师还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经验,比如可以在午睡时给明仔安排一个靠近老师的位置,让他有安全感;在活动时间多鼓励明仔参与集体游戏,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融入感;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心情角”,让孩子们通过画画或者摆放表情卡片的方式,表达自己当天的心情,这样老师就能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也方便关注明仔的心理状态。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情况并没有如小玲所期待的那样出现好转。明仔在幼儿园依旧频繁地去厕所,午睡还是无法安稳入睡,整个人看起来愈发憔悴,往日的活泼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和小朋友们玩耍,而是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眼神黯淡无光,手里紧紧地握着自己的衣角。小玲每天接送明仔时,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心就像被千万根针同时扎着,疼痛难忍。她尝试着按照医生和老师的建议,每晚睡觉前和明仔聊天,通过讲一些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引导明仔说出在幼儿园的感受,可明仔每次都只是简单回应,不愿多说。
周末的时候,小玲特意安排了丰富的家庭活动,希望能让明仔心情好起来。一家人去公园野餐,阳光洒在草地上,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和欢快飞舞的蝴蝶。以往明仔总会兴奋地跑来跑去,追逐着蝴蝶,可这次他只是静静地坐在毯子上,偶尔拿起一块小蛋糕吃一口,眼神始终有些游离。小玲和丈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小玲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各种关于幼儿心理问题的资料,加入了许多育儿交流群,向其他家长请教经验。她发现有不少家长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每个孩子的原因又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是因为换了新老师不适应,有的是和某个小朋友闹了矛盾。可明仔这边,无论是问他还是问老师,都找不到确切的原因。
有一天晚上,小玲在给明仔洗澡的时候,明仔突然抱着她的胳膊,小声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睡觉。”小玲心里一动,赶紧追问为什么,明仔却又不说话了。小玲猜测,难道午睡这件事背后藏着什么让明仔害怕的东西?
第二天,小玲早早来到幼儿园,找到明仔的老师,把明仔昨晚的话告诉了老师。老师也觉得很奇怪,决定当天午睡时格外留意明仔的举动。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陆续躺到床上,明仔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老师坐在旁边,轻声安抚他。过了一会儿,明仔突然坐起来,眼神惊恐地看着窗户的方向,嘴里嘟囔着:“有影子,害怕……”老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原来是窗外树枝在微风的吹动下,影子投射在墙上,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形状。
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些影子让明仔在午睡时感到害怕,从而导致频繁去厕所。老师赶紧把窗户上的窗帘拉上一部分,挡住了影子,然后轻声安慰明仔:“宝贝不怕,影子没有啦,老师在这里陪着你。”明仔这才慢慢躺下,在老师的陪伴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从那以后,老师每天午睡时都会提前拉好窗帘,还会在明仔床边多停留一会儿,给他一些安全感。小玲也会在睡前和明仔聊一聊幼儿园午睡的事情,告诉他老师会保护他,不会有可怕的影子。渐渐地,明仔在幼儿园频繁小便的情况开始有了改善。
最初,明仔去厕所的间隔时间还是比其他小朋友短一些,但次数明显减少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安稳地度过午睡时间,下午上课也变得精神饱满。他重新找回了往日的活泼劲儿,在幼儿园里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笑声再次充满了整个教室。
经历了这场一波三折的育儿风波,小玲深刻地意识到,养育孩子就像一场充满挑战的漫长旅程,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父母虽然不可能了解孩子全部的健康状况,但六岁以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至少要了解个大概。这不仅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更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只有用心去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耐心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深入理解他们的感受,才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最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思考: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都可能遭遇像小玲这样棘手的难题,那么当面对孩子那些难以捉摸的异常表现时,你是否有信心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坚定不移的耐心,去揭开背后隐藏的真相,为孩子照亮成长之路呢?
喜欢心事实录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心事实录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