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2月10日,火星长安首都伍号别墅的书房内,量子屏幕在寂静中泛着幽蓝的光。我坐在悬浮椅上,目光紧锁着全息投影里那个遥远的星球——它悬浮在星河深处,宛如地球的镜像,蔚蓝的海洋与翠绿的大陆板块在星光照耀下流转着令人心颤的美丽。
“沈总,这可不是普通的发现。”王思聪的全息投影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身后的星际地图上,一条金色的量子跃迁航线正闪烁着,“凭借最新的量子折叠引擎,我们能在一天内跨越1000光年的距离。这颗星球的大气成分、重力参数与地球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磁场波动都如出一辙!”
李小姐推了推智能眼镜,调出详尽的勘测数据:“更惊人的是,星球上未发现任何原生生物痕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零开始规划,将地球上的五大洲文明完整复刻!”她的指尖在虚拟屏幕上滑动,一幅幅城市蓝图随之展开——北美洲的科技都市、亚洲的古典园林、欧洲的文艺复兴建筑群,在量子建模中逐渐成型。
我深吸一口气,思绪瞬间飘向地球日益拥挤的城市。80亿人口的压力,让每一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而此刻,这个被命名为“新伊甸”的星球,就像宇宙馈赠的空白画布,等待着人类用文明的笔触去描绘。“启动‘诺亚方舟’计划。”我果断下达指令,“通知地球联邦政府,我们需要召开紧急会议。”
三小时后,星际会议室内,全息投影里汇聚了全球政要与商界巨头。当“新伊甸”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中央时,整个会场陷入了长达十秒的寂静。“各位,”我站起身,声音在空间中回荡,“这不仅是一次殖民行动,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伟大实验。我们将在新伊甸上,构建一个没有历史包袱、融合全球智慧的理想国。”
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担忧星际移民的技术难题,有人质疑文化复刻的可行性,直到沈宁调出星火集团的储备方案:“我们已研发出‘文明数据库’,能通过量子扫描技术,将地球上的建筑、街道、甚至一草一木都精确复制到新伊甸。至于移民,火星开发的经验足以支撑我们建立高效的星际运输网络。”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由星火集团牵头,联合全球力量开发新伊甸。消息一经公布,地球瞬间沸腾。社交平台上,#新伊甸梦想家园#的话题阅读量以亿为单位飙升,无数人开始畅想在孪生星球上的新生活。一位网友留言:“终于有机会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看到故宫与自由女神像并肩而立了!”
筹备工作以惊人的速度展开。沈舒的游戏团队率先推出“新伊甸建造师”虚拟体验,让全球玩家提前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城市;沈明薇的商业银行开通“星际移民贷”,为普通民众提供前往新伊甸的资金支持;而我亲自带队,与顶尖的城市规划师、生态学家组成先遣队,搭乘最新的星际母舰“昆仑号”,踏上前往新伊甸的征程。
当飞船穿越量子跃迁通道的瞬间,我透过舷窗回望火星。长安市的灯火在星空中渐渐缩小,却依然明亮如炬。三百年前,人类踏出登陆火星的第一步;如今,我们又将航向更遥远的未知。通讯器震动,堂哥沈明远发来消息:“新伊甸的首批移民申请已突破10亿,其中不乏A国、岛国的年轻人。”
抵达新伊甸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与地球别无二致的蓝天、白云、广袤草原,却没有一丝人类文明的痕迹。我蹲下身,捧起一把细腻的土壤——它的触感、气味,都与记忆中的地球如此相似。“开始吧。”我对着通讯器轻声说。
顷刻间,无数量子无人机从母舰中蜂拥而出,它们携带着纳米建造材料与文明数据,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勾勒蓝图。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各大城市同步启动“文明扫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紫禁城、悉尼的歌剧院,都被转化为量子信息,等待在新伊甸重生。
夜幕降临,我站在新伊甸的山丘上,看着远处亮起第一簇灯光——那是先行建造的临时基地。星空下,这个与地球孪生的星球,正悄然孕育着人类文明的全新可能。而我们,作为开拓者,将在这里书写下比火星更为波澜壮阔的传奇。
通讯器再次响起,是沈舒兴奋的声音:“姐!游戏里的新伊甸服务器炸了!玩家们自发组建‘文明守护联盟’,说要在虚拟世界里提前为新家园做准备!”我笑了笑,抬头望向星河。在这片浩瀚宇宙中,文明的火种正在不断传递,而新伊甸,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篇章之一。
喜欢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