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仁喊了许久,都没有人回应,也没有再去找其他人的踪影,径直往存放饲料的宿舍去了。
好巧不巧的是,王佳佳正在给张志军和半拉子讲故事,双手捧着《水浒传》正在津津有味地念,张志军和半拉子也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这朗朗的声音,一下子就把秦淮仁拉回到了读书的年代,想了想还是读书好。
“你们什么时候在这里开始听佳佳讲故事了?”
张志军一看是秦淮仁回来了,高兴地坐了起来,说道:“你的学历最高,认识的字多,懂得也最多,但是啊,你一走,佳佳就得给我们讲故事了。她说啊,以后还得让我们跟她一起学习读书认字呢,就连数学也得学好,这样,我以后才能帮你。”
王佳佳却觉得不好意思了,对秦淮仁说道:“淮仁哥,我就不在圣人面前卖弄三字经了,我啊,也就是拿他们过过当老师的瘾。”
半拉子一听自己被当了试验品,有点不高兴了,埋怨说:“哎呦,姐姐,你这是逗小孩玩呢啊!那不行,你以后得教我读书识字,我才小学毕业,你还得教我啊,真的。”
秦淮仁却乐了,一本正经地说道:“好,这么做是对的,半拉子你学历太低,既然你能守着我的饲料厂好好干,那我以后肯定也要重用你,不认识字,那肯定是不行的。以后,佳佳还有我,就当你的老师了。”
一看秦淮仁都给自己撑腰了,王佳佳也得意了起来,拿着手指了下半拉子跟张志军,像模像样地训斥起来了他们俩。
“你们俩傻子听见了没有,我有淮仁哥罩着呢,以后啊,叫我王老师,给我好好学习。”
秦淮仁连忙跟着附和说道:“不光他们俩得叫你老师,我秦淮仁也得叫你老师。王老师,刚好我有个想法跟你说说,你给参考下。”
“行,你说吧。”
正被秦淮仁哄得高兴的王佳佳越发得意,自满的笑容溢于言表。
“你啊,教这俩肯定不过瘾,我再多给你找几个学生来吧!以后,算是给没文化的人扫盲了,扫他们的文盲。”
半拉子又开始嘴贫,跟他们油腔滑调了起来。
“喂,那么流氓要不要也扫啊?”
王佳佳立马提溜住了半拉子的一只耳朵说:“哎呀,给你几分颜色你就敢开染坊,流氓的氓是一个死亡的亡加一个人民的民,文盲的盲那就是瞎子的意思,盲人的那个盲!你别给我贫嘴,臭小子。”
说完了,又问秦淮仁:“哥,你说找的学生都是谁啊?”
“说的就是咱们这些农村来务工的父母了,他们的孩子都小,到了适龄上学的时候,却没有钱,上不了学,读不成书。你啊,虽然也是个高中毕业,但是吧,对付这些小孩子的教育是可以的。不求他们学历多高,至少让门能认识字,基本的算术也会,那就够了。”
王佳佳欣然同意了,秦淮仁立刻联系了以前在饲料厂打工人,也就是曾经的工友。
把他们的孩子都叫到了一起,来饲料厂里面,跟着王佳佳学读书识字,里面除了这些该上学却没上学的孩子以外,还有些没上过学的孩子家长。
来这里能学习的人,无一不是聚精会神地听着,那种对知识的渴望,让在这里学习的人都获得了满足。
秦淮仁也觉得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现在他也在一点点的改变,曾经自己很在乎钱,可以说是唯利是图。
而现在,他依旧在乎钱,但是,也越来越想着能够为社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就连王佳佳给孩子们教学用的黑板,还是他自己用心做出来的。
工友们带着自己的老婆来看孩子学习,也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对秦淮仁说不出的感激。
古时候,孩子们上学读书只能是说上私塾,每年给教书先生的工钱,就是两吊腊肉,可以说,教书先生的工作和地位都很高。
只是,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了,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读书,甚至连义务教育都做不到。
这不得不说是自己国家的悲哀,要是全面教育能早日普及,怎么会有被西方列强欺辱的事情,又怎么会有被小日子打到国破山河的时候。
秦淮仁内心很坚定,教育很重要,从娃娃抓起。
刚一出来,四胖的那个肥媳妇就拉着秦淮仁千恩万谢。
“淮仁啊,你真是个好人,你让我说什么好!我家这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不省心,老大都十岁了,就连我家的老三也七岁了。就是没钱去上学,我知道,我们外地来的农村人被人瞧不起,咱们是老农民,啥也不懂。现在,有王老师帮忙给孩子们教识字,我就很开心了,再也不怕被人家说没文化,让人看不起了。”
他刚说完,黑汉又上来感谢说:“真的淮仁,咱们一起应聘到了饲料厂上工地。我见你第一面,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还真让我看对了。我做梦都没想到,我家这俩小子能读书,您啊真是我的大恩人了,没多有少,我得给你加一点学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