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宗山门前的云海翻涌着淡金霞光,青梧峰顶的晨露未曦,七十二峰弟子齐聚问道碑前。七道身影伫立在周天星辰阵中央。王星指尖拂过青梧峰老松的枝桠,松针上凝结的晨露映出七十二峰倒影——这是临行前陆子期特意为他拓印的宗门全景。
王星来到问道碑前,指尖摩挲着碑上"天衍"二字。身后传来丹霞峰方向震耳欲聋的炸炉声,柳如烟正将混沌九转鼎的操控法诀刻入玉简,塞给哭成花脸的丹童:"哭什么!等姑奶奶在地仙界炼出九转金丹,给你寄一葫芦当糖豆吃!"
明霄道君手持太虚鉴踏云而至,镜光扫过七人时,王星识海中的因果通天木突然震颤。鉴之法则映出众人气运与宗门金柱纠缠的景象,掌教肃然道:"此去非为求仙,而是证道。玄黄界的气运种子,便在诸位肩头。"
明霄道君袖中飞出七枚星辰令,令牌背面的镇界钟纹路与护山大阵共鸣。王星突然按住腰间悬壶剑,剑身星河流转间,竟将七十二峰气运金柱的投影摄入混沌衍天界——这是他昨夜用鉴之法则偷藏的"故土印记"。
陆子期突然拽住玄机真人衣袖:"师叔,周天星辰阵第七重变化的阵眼..."
"拿去!"阵道宗师红着眼眶甩出三枚鎏金阵盘,"这是老夫压箱底的'寰宇三才阵',到了骊山道场别丢天衍宗的脸!"阵盘在空中划出玄奥轨迹,与陆子期的万象璇玑盘共鸣出漫天星斗。
午时三刻,苍穹裂开九道金纹。九头青鸾长鸣震碎云海,拉着一艘紫玉雕琢的飞舟破空而至。舟身不过百丈,却通体流转先天道韵,檐角三十六盏琉璃宫灯中封印着太乙境凶兽精魄,灯焰竟是三昧真火凝成的凤凰形态。船首"紫虚天舟"四字以周天星砂熔铸,引动地仙界投影在虚空显化黎山老母的万丈功德金身。
"千年等一回啊!"李太白晃着酒葫芦感慨:"虚空风暴每九百九十年衰弱三日,天庭地府联手稳固通道,这才有万界接引的盛事——咱们玄黄界这次占了七个名额,算是百万年来头一遭!"
众人登舟时,敖螭的冰魄龙珠突然泛起涟漪。看似寻常的舱门实为须弥芥子枢纽,穿过光幕的刹那,眼前豁然展开万里河山——飞舟内部竟是以须弥纳界术开辟的小世界。正东方悬浮着三十六座论道台,每座台基皆由太乙境龙骨铸成;西北方天河倒悬,液态先天灵气化作瀑布冲刷试炼者神魂;正南方焚天剑冢喷吐炎柱,将半边天空染成赤红。
远处雪山之巅悬浮着试剑台,云海中沉浮的岛屿皆是论道之所,更有天河倒悬洗练神魂,每一滴水珠都是液态的先天灵气。
"清虚师祖!"明霄道君突然对着云间躬身。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踏星辉而来,袖口天衍宗旧纹徽让王星瞳孔微缩——这位两万年前飞升的前辈,已是骊山道场十二长老之一。
"倒是比老夫当年强些。"清虚道君屈指弹出七道紫气,化作玉符没入众人眉心:"甲三洞天每日午时讲道,能悟多少看你们造化。"目光扫过王星时微微停顿,混沌衍天界中的因果通天木竟无风自动。
李清照的寒螭剑突然指向东北,剑灵带着主人化作流光冲向焚天剑冢。清虚道君抚掌大笑:"这小丫头倒是像极了她祖奶奶——当年李道友就是在剑冢连破九重炎劫..."
紫虚天舟缓缓升空,向玄黄界外驶去,看似缓慢,但一瞬千万里,在王星他们眼中辽阔无垠的玄黄界眨眼间变成小点并从视线中消失!
"此舟以须弥芥子术开辟,内藏十二洞天、三十六福地。"浑厚嗓音自云端传来,身着玄金战甲的老者踏碎虚空而至。他额间天眼纹路引动空间涟漪,正是骊山道场护舟使首领凌霄真人,太乙金仙巅峰修为,腰间悬挂的破界鞭缠绕着混沌气息。
"诸位切记三条铁律!"凌霄真人声如洪钟,身后十二位太乙护卫结阵共鸣:
"其一,修行界达者为先,舟内不论出身只论道行;
其二,每日辰时可入天河淬体,午时开放道碑林;
其三,私斗者废修为,夺宝者逐出飞舟!"
言罢挥手展开星图,图中标注着五百个闪烁的光点:"此舟将穿梭五百大千世界,历时十载接引各方英才。你们是第一百二十批登舟者。"
三日后,北冥海修士登舟时,整艘飞舟的温度骤降。领头玄衣青年仅是金仙初期,周身寂灭道韵却让甲板凝结黑冰。王星暗中运转鉴之法则,竟窥见其背后浮现六道轮回虚影——此人修的竟是地府失传的《九幽寂灭典》!
西荒女修赤足踏上甲板时,足下绽放的曼陀罗花吞噬星辉,瞬间将百里云海染成墨色。李清照的寒螭剑突然自动护主,剑尖指向女子眉心朱砂——那竟是缩小版的阿鼻地狱投影!
最令人窒息的压迫来自东天门登舟的白衣剑修。他背负的木剑看似平凡,鉴之法则却映出剑身内三千小世界的生灵愿力。仅是擦肩而过的威压,便震得陆子期的万象璇玑盘裂开蛛网纹,柳如烟的混沌九转鼎险些脱手坠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