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勉强可以看成是她不放心,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甘露寺姑子作证,可问了个供灯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皇后接着挑拨,她觉得温太医总去看甄嬛这个事皇帝应该是不知道的,特意开口说,这事是不是皇上的旨意呢?要是皇上的圣旨,那温太医去的勤一些就说得通了。】
【这话可是话里有话,温太医没有得到旨意,就老往甄嬛那跑,那就是他自己的行为,那就更坐实了他的情谊。】
天幕下的人们都经过了天幕的科普,知道皇后的心思,代入这个心思后,皇后这话是越品越不对头啊,仔细一琢磨能品出来好几个味。
大家品了皇后目前说过的这几句话以后看明白了,这皇后一贯是装的平等大度,实际暗暗拱火,跟祺贵人,安陵容打配合。
【温实初也确实是找不到更好的证人了,当初最直接的证人就是崔槿汐跟浣碧,急急出言,当初崔槿汐跟浣碧也在,她们两个都可以作证。】
【祺贵人不这么想,两人是甄嬛心腹,最信任,最贴身的伺候的,证词不能作数,还越说越过分。】
【崔槿汐也有点急了,就拿自己在宫里多年,也算是有资历来说事,压上自己资历说自己无需偏私,给甄嬛作证。】
“这要找证人可难了。”大家瞬间都冒出这样一个想法。
看天幕介绍的,之前甄嬛在凌云峰时,只有崔槿汐跟浣碧两个心腹跟着,偏偏她们俩的证词哪怕是真的也因为身份问题在可信度上打了折扣。
而要找姑子的话,那些交情不太深的自然不会冒着风险来作证,要找证人看样子是就剩下莫言一个出路了。
【皇上听了这些也心里存了疑影,还开口问了甄嬛有没有。甄嬛当然是否认,甄嬛否认后,敬妃也出言相帮,又提起祺贵人的旧怨,说祺贵人一直跟熹贵妃不睦,大家都知道,这次祺贵人就是找人串供闹文章,温太医是医者,多去照顾病人是应该的,若是生病了让医者多看几次就被污蔑清誉,那都不敢看医生了。】
大家也看出来敬妃的思路了,她就是想借着大家都知道的祺贵人跟甄嬛的旧怨来做文章,把这事弄成是祺贵人心怀怨毒陷害甄嬛。
但也有人看出来了更深的一层。
“这敬妃也是有些糊涂了,皇帝已经发话了,她要是真的为甄嬛好,那就不能再拦着查了,而是支持要一查到底,然后帮甄嬛赢下这一关才是。”刘邦说。
刘邦觉得,敬妃的选择很不明智,皇帝刚才既然开口问了,那就说明皇帝动摇了,这事性质就变了,之前还可以说是谣言,可能糊弄过去也不是过不去,可皇帝动摇了以后,就一定要查明白了,不然甄嬛处境就极不乐观,最好趁着现在这会刚提起赶紧查明白,若是含糊下去,或许甄嬛过了眼前这一关,可这也意味着,皇帝的怀疑会一直种在心里无法消除,不利于长久发展。
跟刘邦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很多人都这么想,觉得这事动摇了皇帝对甄嬛的信任,那就一定得赶紧扯明白,不然以后不死也惹一身膻,皇帝的疑心可不是闹着玩的。
【皇上还是偏心熹贵妃,说自己相信甄嬛,就罢了吧。可皇后一方好不容易策划了这个局,当然是不会这么放过,皇后跟安陵容一唱一和,说皇上相信是好的,可要是真的为甄嬛好,那就应该把这个事调查清楚,免得以后还要被流言蜚语困扰。】
【这话表面上是为甄嬛考虑,可实际上是这下子是把连带皇上在内的所有人都架起来了,今天这事不查明白是没法过去了。】
“哎,骑虎难下啊,这话说到这个份上,不扯明白是不可能的了。”
大家都明白,皇后她们一方应该是觉得甄嬛确实是私通了,感觉真的抓到了甄嬛小辫子,这次可以彻底打倒甄嬛,所以一再紧逼,到了这个时候,不扯明白这个事是结不了了。
【祺贵人此时提起下一个议题,祺贵人觉得当初甄嬛出宫后,皇帝就去看了她一次甄嬛就怀上了龙种,本就让人觉得很疑虑,现在根据静白的证词,温太医跟甄嬛在甄嬛出宫的时候来往频繁,倒是皇帝去的少,话里的意思就是皇子公主不是皇子。】
天幕下一些反应快的人感觉祺贵人这是推测出来的,毕竟她手里的证据都是指向甄嬛温实初私通,没有一个是跟皇子公主有关的,不然她刚才列证据的时候就把皇子公主并非龙裔的证据一起拿来了。
祺贵人应该是拿到私通证据,再加上甄嬛说皇帝去一次就怀上了,就推测觉得孩子不是皇帝的,而是温实初的可能性很大,此时也把这个当成牌打出来了。
【温太医说这可不能瞎猜,皇后此时添了把柴,说宫里以讹传讹的不少,祺贵人说的这个事没有确凿依据,不能当真,不许瞎嚼舌根。皇帝一听这话,这是之前就有谣言啊。】
【皇后顺势说出宫里的谣言,之前就有人说熹贵妃在宫外时怀的双生子并不是龙裔,可这种话乌糟糟的污人请听,也没证据,所以她觉得这种谣言不用管,就没有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