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的混乱很快就被压制下去,像这种丑闻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妥善处理,至于方式,要么镇压,要么和谈。
在天台边上还保持着伸手拉刘璃的姿势顾思若反复不停的问自己,怎么会这样?
怎么就会变成这样?
他已经重复拉人的动作多次,可除了空气外,再也没有任何重量附在他的手上。
那些重量通通变成了枷锁,卡死了他的整颗心脏。
负罪感。满满的负罪感。
虽然他不是始作俑者,但也逃不脱推波助澜。
根本不至于把一个女孩推向深渊的事却活活要了她的命。
就好像楼下那一地的鲜血不仅只流在了那里。他的手里,也满是刘璃的鲜血。
他没有办法否认自己的责任。
那个对方似要轻生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是盘旋着的,但被他自己用一个小女生借她个胆子她也不敢干那种事的想法自己又给推翻了。
他之所以下楼的每一步都那么沉重,正是因为在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么善于猜度人心的他,怎么可能没看出她那必死和毫无留恋的决心。
他甚至猜到她在等江小鱼,她一定还想再看她最后一眼。
然后联合起来顾思诺选的这个天台会面的时间和那毫无逻辑的滑稽通知。
不由分说,她是想拉着他这个哥哥一起下地狱。
如果他当时选择出手阻止这一切或许真的还有余地有时间挽回。
只要那会他拽她出来,而不是最后还在她心上扎上那致命致死的最后一刀。
顾思诺就是让他选择,还当真就是他做出了这种残忍决绝的选择。
他明明看破了一切却还做出的这种选择,那他又有什么资格说妹妹狠毒?
这个比她更恶毒的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
被请到警局做询问笔录的顾思若全程缄默,遥想事发时现场一片混乱,所有人,全部的目击者都能证明自己的确看到的是刘璃自杀,跟在场的任何第二方都牵扯不上丝毫的关系。
所以根本连猜度都用不上,后面的例行交谈也不过只是走个过场。
过程中被歌颂成无私救人英雄的他一直禁言。
反观顾思诺却表现出一副好友轻生离世她心痛难过的不能自拔的悲痛情绪。
至于她们两个被看到曾一起往教学楼方向走的事,也变成了她发现刘璃情绪不好,所以极力开导,可最终无果而酿成惨剧。
顾思若觉得整件事荒诞极了,他看着面前一幅幅虚以委蛇的面孔突然失笑,不能自控的大笑。
是。他不敢对外公开自己内心的愧疚,那种煎熬他必须连本带利的承受。
就像现在,明明一切都让他恶心的要死,但他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一句真心的话都不敢说。
没人知道他在笑什么,大家都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他,死了自己的同学,没救上来,也不用受这么大的刺激吧?
更有甚者在顾思诺添油加醋的描绘中竟可怜痛惜起来几人生死相隔的友情。
揣测和避而远之变成了安抚,一群公允的人民警员细心耐心的安慰着他这个自责到失态的悲伤大男孩。
一起罪大恶极、人神共愤、天理不容、天诛地灭的校园暴力人***事件就那么演变成了风评极好的,就差颁给他们兄妹两个H市十大好人奖的闹剧。
就差找个机组给他们上个镜,然后再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歌功颂德一番,也许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感动全中国的善举。
黑和白,明和暗。多轻挑,多危险。
人性这一关,他们两个选择跳过的方式不同。
顾思诺选了胁迫别人得以心安理得。
顾思若选了包庇自己日夜难以安宁。
其实刘璃死不死不是他在意的点,他在意的,是自己明知道她要死,却自欺欺人着选择淡漠忽视,选择了放弃。
所以对方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她在一根根把自己手指脱离开的时候或者就是不想为他的良心买单。
他救她不是出于她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是后知后觉的愧疚。
也仅是愧疚。
可顾思诺连那一丝为人的愧疚都没有。
应该是算准了哥哥必定会先抑后扬,性格使然,当然也算准了刘璃不可能会回头,一切的一切,步步都掌握在她精准的算计之中。
死了一个人她不但一点惊慌害怕都没有,反而镇定自若,每一步都表演的很到位。
无论是哭,是笑,是惊恐,还是无助。
原来踏出成年人的那道线,人的皮面也是会跟着发生巨变的。
顾思若想着这些以前从未花时间去深思的问题,从警局出来后不顾众人的劝阻自己再次回到了学校,回到了那个天台上,他试图在这里抓住些什么,什么都好。
栏杆边缘有几束混色的百日菊,它的话语是,纪念一个不在的友人。
雁过无痕,人过无声。
世间最凉薄的事就是人命吧。
“刘璃,对不起。”
“刘璃真的对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