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6月16日 明帝国 应天府
明帝国即迎来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演习,此次演习不仅是对大明军事力量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向世界宣告大明在军事技术与战略部署上的巨大进步。
据可靠消息,此次军事演习将于1906年6月16日早九点在长江以南的指定区域正式拉开帷幕。演习将分为红蓝双方,红方由大明陆军第17师、第30师、第43师、第71师、第88师和第121师组成,共计六个师的精锐力量。蓝方则由大明陆军第2师和第33师组成,同时,大明陆军航空队将作为蓝方的空中支援力量,配备30架“鱼鹰一号”俯冲轰炸机和20架“鹰隼一式”战斗机,模拟明帝国军队在兵力劣势情况下拥有制空权的战斗场景。
此次演习的规模空前,不仅涉及多个陆军师的协同作战,还首次将陆军航空队纳入演习范围,这标志着大明军事力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演习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大明军队在复杂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包括步兵与航空兵的协同作战、新型武器装备的实战应用以及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名为“鱼鹰一号”俯冲轰炸机和“鹰隼一式”战斗机的亮相。这两种新型飞机代表了大明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其性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不得不赞叹明国人的脑子,当我们还在用木头飞行时,他们就已经将钢铁送上了天空,和他们一比,我们的飞机就像是刚刚学会飞行的雏鸟一样,而他们则是天上最为强壮的捕食者。
(附带着一张自应天府记者观众席上空掠过的“鱼鹰一号”)
明帝国一直致力于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此次军事演习旨在展示大明在军事领域的强大实力,同时也表明明帝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任何可能的威胁。通过此次演习,明帝国希望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明帝国将始终坚守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
“我们的目的绝不是引发战争!”明皇朱仲渊站在台前,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广场。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要穿透每个人的灵魂。
“我相信,大明的每一个公民,都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加热爱和平!”他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引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声音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激昂。
在这山呼海应的明帝国公民的欢呼声中,我们看到了明帝国最强大武器,不是他们的手中的枪,也不是从我们面前掠过的明军火炮,更不是天上有如雄鹰一般的“鱼鹰一号”,而是他的人民,以及这个帝国的民族自信。
世界报记者:约翰.安德森
】
安德森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应天府六月的湿热让他这个来自纽约的记者有些不适应。刚才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让他感觉自己的耳膜都要被震破了。他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这场盛大的阅兵式,从早上九点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他目睹了明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从装备精良的陆军方阵,到大口径火炮,再到他们的空中编队,这一切都让他感到震撼,甚至有些恐惧。
他抬头,目光透过窗户看向了天空,几架“鹰隼一式”战斗机正在那里进行特技表演,它们在空中盘旋、俯冲、翻滚,如同翱翔的雄鹰,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飞行技巧。安德森不禁感叹,明帝国的航空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西方世界,这让他对西方世界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那些只知道坐在办公椅上玩女人的老爷们当然不会觉得一个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价值的东方大国已经在科技层面将他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更不可能认为一个曾经不得不卑躬屈膝向他们祈求和平的国家如今在空中屠杀他们的飞行员就像是老鹰杀死一只小鸡一样。
他收回目光,看向了手中的稿纸。他已经写满了整整三页,但这还远远不够。他需要将这场阅兵式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将明帝国的强大展现给世界。他知道,这篇报道将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它将改变世界对明帝国的看法,甚至可能改变世界的格局。
安德森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继续写作。他写道:“鹰隼一式”战斗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如同在空中作画一般。它们的飞行速度极快,令人目不暇接。它们时而编队飞行,时而单独表演,展现出极高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
他停顿了一下,思考着该如何描述这种震撼人心的场面。他绞尽脑汁,想要找到最合适的词语,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知道,任何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他此刻的感受,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震撼。
喜欢明1914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明1914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