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有越来越多人来看,但是我希望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吵起来,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来喷作者,有错也是作者的错。每一条评论,段评,我都会仔细的看并且回复,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会被申鹤卡死发不出来(可能是我写的太激进了),所以我尽量用隐晦的方式将我想要讲述的东西说出来。如果各位读者大大觉得我写的哪个地方有问题,都可以发段评或者书评我会仔细的去看,然后根据我的想法解释给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是我真的在那个地方没有想全,我会私下去改那部分内容。
孩子还是个学生,不懂事写着玩的。各位读者大大看个乐子就行。
非常感谢各位读者大大能够看到这里,你们能来看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下面正文开始了。】
【1906年6月25日 明帝国 应天府
本周,我们的远东地区的盟友明帝国开展了一次震惊世界的军事演习。这是第一次有外国军官参与进向外界公开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航空力量加入到军事力量当中,我国驻明武官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直接率领蓝方第三十三师的一支骑兵旅直插进了红方第八十八师的心脏部位,甚至是活捉了红方最高指挥官!
当马肯森将军率领的骑兵旅如闪电般突破红军防线时,整个战场仿佛都凝固了。那支骑兵部队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和精准度,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就切断了红军的所有通讯线路,并包围了他们的指挥部。
让我们再次为祖国感到骄傲!也让我们再次为远东地区明帝国的再度崛起而感到兴奋!各位德国公民们远在东方的明帝国已经崛起,那么我们又何尝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阳光下的土地呢!
柏林日报记者:弗里德里希.韦伯】
“陛下,英国驻明大使求见。”
“不见,就说朕现在还在处理政务。”
“陛下,法国驻明大使求见。”
“让他去和英吉利大使坐一起去。”
朱仲渊坐在紫禁城的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印章,神情漠然。桌上摊开的是一份来自大阪的密报,内容正是关于那些实验室被摧毁的消息。
"清璿啊,做事太过干净利落了。"他轻声自语,目光落在密报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上。超过四千名实验体,十二个地下实验室,全部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不过,手法狠辣,这才是未来内阁首辅该有的心态和手段,也不算是辜负了朕对他的期待。”
朱仲渊放下手中的密报,站起身来走到窗前。院中的梧桐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他想起了第一次在郑清璿面前提出用倭人来做人体实验时的情形。
朱仲渊还记得,当时他提出要在倭地进行人体实验时,郑清璿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厌恶。
"陛下,俄国驻明大使也来了。"女官小心翼翼地在门外禀报。
"让他们都等着。"朱仲渊冷笑一声,"既然他们这么着急,那就让他们更着急一些。"
建立实验室时,郑清璿的表情异常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双漆黑的眼睛里没有丝毫波动,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他当时是这么说的,"不过需要注意保密工作,若被外界知晓,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朱仲渊记得自己当时有些诧异。他原本以为这个提议会遭到郑清璿的反对,没想到他竟如此爽快地同意了,现在想来,或许从那时起,郑清璿就已经在计划着这场毁尸灭迹的行动了。
“陛下!奥匈帝国大使与德国大使一起来了。”
朱仲渊闻言才回过神来,他微微点头,“嗯,请他们进来吧。”
德国大使阿尔方斯·冯·穆默和奥匈帝国大使施密特一前一后走进书房,两人身上各自穿着一件西装,他们在走到距离朱仲渊前几步的位置停下颔首表示尊敬。
“外臣觐见明皇。”
朱仲渊的目光从窗外的梧桐树上收回,转身面对两位大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他缓步走回书桌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那枚青铜印章被他随意地推到一旁,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
“两位来得倒是巧,”朱仲渊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戏谑,“朕今日可是就等着二位来朕这紫禁城了。”
阿尔方斯·冯·穆默挺直了腰板,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回道:“陛下言重了。贵国近日的军事演习震慑四方,我等不过是奉命前来祝贺罢了。”
“呵呵。”朱仲渊坐在了龙椅之上慢条斯理的开口,“关于飞行器这件事吧,毕竟是我国连同贵国一起研制的,自然我国没有必要藏着掖着,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是盟友不是吗?”
“陛下圣明。”阿尔方斯·冯·穆默的指尖在西装袖口的金线刺绣上轻轻摩挲,这是他第三十三次见到这位明国皇帝。朱仲渊总能在谈笑间将人吃得死死的,就像此刻,他正用最理所当然的语气将本该属于两国的飞行器技术拱手相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