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皇后听到庆帝这番话后,先是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但紧接着她的脸色突然变得阴沉下来,厉声道:“龙逸尘,你别得意忘形!虽然我暂时无法将你怎样,但我手中可是握着先皇的遗诏!你这昏君,根本不配继续坐在皇位上!”
郑皇后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满朝官员们听闻此言,顿时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惊愕的表情。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郑皇后竟然会在如此场合公然拿出先皇遗诏,这无疑是对庆帝权威的极大挑战。
庆帝听到郑皇后的话后,情绪愈发癫狂。他瞪大了双眼,嘴角流着口水,口中不停地喊着:“龙逸云已经死了,他根本没有留下一丝血脉!你那所谓的遗诏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哈哈哈……”
众大臣们看着眼前这个近乎疯狂的皇帝,心中都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们不明白皇帝为何会突然变成这样,这与他们平日所认识的那个威严的君主简直判若两人。
龙逸飞心中暗自思忖着,龙逸尘此番举动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他竟然毫不保留地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这与他平日里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难道他真的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以至于如此不顾一切吗?
然而,龙逸飞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这个问题。他决定不再去揣测龙逸尘的动机,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他迈开大步,径直走到郑皇后身旁,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礼,然后问道:“母后,先皇的遗诏是否还在?”
郑皇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轻声回答道:“在这里呢。”说着,她从袖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卷轴,然后轻轻地递给了龙逸飞。
龙逸飞双手接过卷轴,只觉得这卷轴有些沉甸甸的。他仔细观察着,发现这卷轴是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的,显得十分庄重。他缓缓地解开包裹,露出了里面明黄色的圣旨。
在场的众大臣们见状,都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他们心中暗自惊叹:“天啊,竟然真的有先皇的遗诏!”众人的目光都紧紧地落在那道圣旨上,心中纷纷猜测着遗诏上所写的名字究竟是谁。难道会是贤王吗?”
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少呢,除了昨天和沈逸飞他们一起商议过大事的那几位大人之外,其他人都觉得这遗诏上写的肯定是龙逸飞的名字啊!毕竟龙逸飞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出色,而且深得先皇的喜爱。
龙逸飞自己也很好奇,这遗诏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先皇的遗诏,快速地扫了一眼,然后又把它递回给了郑皇后,轻声说道:“母后,还是请您让人宣读一下吧。”
郑皇后微笑着接过遗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她转头对身旁的小太监吩咐道:“去,把遗诏宣读一下吧。”
小太监赶忙上前,毕恭毕敬地接过遗诏,然后走到大殿的正中央,面对着众多的大臣们,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小太监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着,每一个字都清晰可闻。大臣们都屏息凝神,仔细聆听着遗诏的内容。
“太子龙逸飞,仁孝恭俭,德器夙成,可即皇帝位。其子龙靖川,天资聪颖,有其父之风范,可为储君人选。尔王公卿士,其辅翼之,以祗承天序。”
小太监读完后,大殿里一片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大臣们都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道遗诏的含义,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影响。
小太监读完先皇遗诏后,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众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惊愕地发现,这遗诏中竟然只字未提贤王,而太子早已离世,小皇孙也杳无音讯。众人恍然大悟,难怪庆帝如此有恃无恐,原来继位的人都已不在人世。
龙逸飞站在一旁,沉默不语,但心中却暗自感叹:“父皇果然英明,幸好遗诏中提到了乖宝的名字,如此一来,倒是省去了许多麻烦。”
正当他沉思之际,忽听得庆帝哈哈大笑起来:“如今朕已然是皇帝,诏书上的龙逸云和龙靖川都已命丧黄泉,这皇位自然非朕莫属。来人呐,给朕将这些目中无人之辈通通拿下,打入天牢,待三日后问斩!”
庆帝此言一出,犹如晴天霹雳,满朝文武官员皆惊愕失色,谁也不敢再出声议论,生怕惹祸上身。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时刻,郑皇后突然高声喊道:“且慢!龙逸尘,你休要得意忘形!本宫的孙儿龙靖川尚在人世,你这皇帝之位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居然还敢如此嚣张跋扈,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寻死路!”
郑皇后的话音刚落,龙逸飞便高声喊道:“沈一,沈二,快快保护小皇孙进殿!”他这一嗓子,不仅用上了内力,而且声音异常洪亮,仿佛能穿透宫殿的墙壁,直达众人的耳畔。
沈一和沈二听到龙逸飞的召唤,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如闪电般疾驰而来。他们一左一右,紧紧护卫在乖宝身旁,形成一道坚固的人墙,护送着乖宝稳步走进大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