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袁绍与何进在战场的一隅寒暄交谈时,远方的北方突然传来了一阵阵低沉而急促的马蹄声。那声音如同远处的雷鸣,由远及近,逐渐变得清晰而响亮,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他的表情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毕竟在这动荡的时局中,任何意外的变故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何进则显得镇定许多,他轻轻拍了拍袁绍的肩膀,脸上露出一抹安抚的笑容,说道:“贤弟莫慌,听这马蹄声,应该是我们的援军赶来了。”
他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言,心中却在快速地权衡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正当两人凝神倾听之际,一队骑兵的身影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尘土飞扬中,战旗猎猎作响。
这支队伍训练有素,行动迅速,显然并非寻常之辈。袁绍的眉头微微舒展,似乎对何进的判断有了一些信心。
片刻之后,骑兵队伍来到了近前,领头的一员将领翻身下马,向袁绍和何进行了一礼,朗声道:“末将,奉轘辕关都尉韩戎之命,特来支援将军!”
“拜见何将军。”
“拜见......”
“这位是渤海太守袁本初,若不是本初兄弟出手相助,你恐怕只能给杂家收尸了。”何进有是气愤的说道。
“将军恕罪。”
袁绍摆摆手,示意何进不要为难这个小小的骑都伯了。
“这位骑都伯不过是个小人物,犯不着为此动怒。”
“何将军,大丈夫处世,当以宽容为怀。这位骑都伯虽然地位不高,但也有他的职责所在。若是我们连这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将来又如何能统领三军,征服天下?”
袁绍的举动,如同春风拂面,瞬间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那小小的骑都伯如释重负,听到袁绍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光。
“你率军前来,却为何不报上名来?”
将领身姿挺拔,却在这一刻显得有些拘谨,他微微低头,谦卑地回答:“末将不过是一介小小的都伯,怎敢在袁将军与何将军面前造次。”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似乎对这位将领的谦逊有礼颇为欣赏。
“好一个骑兵都伯。”
“你可愿跟随于我袁本初?”
说话间,袁绍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了何进,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何进则是保持着从容的微笑,对袁绍的举动只是轻轻点头,那眼神仿佛在说:“我了解你的用意,你只管去做。”
将领王二听罢,心中一阵激动,能在袁绍这样的名门望族麾下效力,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机遇。他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王二,愿在袁将军麾下效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何进点明了袁绍的身份之后,王二的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敬畏。
袁家的名头在大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四世三公的威望足以让人心生敬仰。
王二心中清楚,能够在袁绍这样的显赫人物手下效力,不仅是荣誉,更是通往权力巅峰的捷径。他心中的喜悦和期待,在这一刻溢于言表。
“既如此,我先交给你一个任务。”
“你带领骑兵队,护送何将军前往郡城上任。沿途务必确保他的安全,不得有误。完成此事后,立即前往荀家找到荀文若,护送他安全抵达冀州渤海郡。我在冀州等待你们。”
“末将遵命!”
袁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接着说道:“等你到渤海郡,我便会任命你为军侯,统领更多兵马,为我效力。”
王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于是,他再次拱手行礼,表示誓死完成任务。
何进在听到袁绍的安排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没想到在这个乱世之中,袁绍还能如此挂念自己的安危。
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心中暗自思忖:袁绍此人,实乃忠义之士,能在这个时候还考虑到我的安全,实在难得。
何进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由衷的微笑,心想:“袁绍这等人物,确实值得深交。他日若我飞黄腾达,定要将他拉拢到我的麾下,共同谋划天下大事。”他想象着未来有袁绍这样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心中不禁豪情万丈。
“有袁绍为我做背书,我还怕谁敢小觑我?”何进心中暗自得意。
袁绍目送王二离去,心中也暗自盘算。
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每一个人才都是宝贵的资源。王二虽然出身平凡,但能力出众,且忠诚可靠,正是他所需的人才。而何进,虽然目前地位不高,但潜力巨大,未来或许能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此战能够以少胜多,主要是袁绍总结前世经验。
他想起前世在邺城藏书阁翻烂的《六韬》,竹简里那句"甲胄之利,贵在要害"被朱砂反复勾勒。
将为数不多的盔甲全部武装在自己的部曲身上,虽然不能全身着甲,但是只保护关键部位,既增加了灵活性又增加了防护性,士兵们的接受度也普遍较高。
除了有甲打无甲之外,袁绍还配置了五十强弩手以及一百名弓箭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