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乐陵县衙。
刘备端坐大堂,颜良、文丑分列左右。县中官吏见新县令到任,纷纷前来拜见。
主簿小心翼翼地呈上账簿:“刘县令,这是本县近年来的钱粮收支...”
刘备接过,随手递给颜良:“子善精通数术,此事交由你处理。”
颜良会意,粗声粗气道:“账目不清者,严惩不贷!”吓得主簿连连称是。
刘备又对文丑说:“子丑,县中治安就交给你了。记住,对百姓要宽厚,对盗匪要严厉。”
文丑拍着胸脯保证:“大哥放心!我这就去整顿差役!”
待众人退下,刘备展开一幅地图,对二人低声道:“乐陵北接冀州,南通青州,虽是小县,却地处要冲。我已派人联络幽州公孙瓒,他与我曾有同窗之谊...”
颜良惊讶:“大哥是要...”
刘备手指轻点地图:“袁本初想借我们壮大势力,我们何不借他的名头,暗中发展?二位贤弟记住,对外我们是袁氏门生,对内...”
“我们永远是桃园结义的兄弟!”文丑抢着说,被颜良拍了下后脑勺。
“小声点!”颜良瞪了他一眼,随即对刘备郑重道,“大哥放心,我们知道分寸。”
就这样,刘备三兄弟在乐陵开始了他们的治理。表面上,他们勤政爱民,处处以袁氏门生自居;暗地里,刘备广结豪杰,颜良训练精锐,文丑结交江湖人士,三人默契配合,积蓄力量。
南皮的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袁绍府邸的后院梅树上积了薄薄一层雪,几朵红梅倔强地探出头来,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手腕要稳!腰马合一!”关羽捋着长须,丹凤眼微微眯起,目光如刀般落在面前的小小身影上。
十岁的袁昊紧咬着下唇,稚嫩的脸庞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双手握着一柄特制的木刀,正一丝不苟地重复着劈砍动作。木刀在他手中显得略长,但每一次挥出都带着超乎年龄的认真。
“二叔,这样对吗?”袁昊喘着气问道,声音里透着倔强。
关羽还未答话,一旁环抱双臂的张飞已经哈哈大笑起来:“小昊儿,别听你二叔的,练武哪能这么死板!来,三叔教你个有趣的!"
说罢,张飞抄起一根木棍,在手中转了个漂亮的棍花,惹得旁边围观的仆从们一阵喝彩。袁昊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但很快又收敛神色,偷偷瞄向关羽。
“三弟。”关羽淡淡地唤了一声,张飞立刻讪笑着放下木棍,“基本功不扎实,花架子再多也是枉然。”
庭院另一侧,七岁的袁瑛安静地坐在石凳上,膝上摊开一卷竹简。她偶尔抬头望向练武场,更多时候则是专注地阅读。
“阿姊,你看我找到了什么!”六岁的袁立突然从假山后蹦出来,手里举着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麻雀。
袁瑛轻轻合上竹简,眉头微蹙:“立弟,鸟儿会想家的,放了它吧。”
“才不!我要养它!”袁立做了个鬼脸,转身就跑,差点撞上正捧着点心走来的妹妹袁棠。
“哎呀!”袁棠惊呼一声,手中的桂花糕差点掉落。她今天穿着鹅黄色的袄裙,发髻上别着两朵小小的绒花,衬得小脸愈发粉嫩。“立哥哥坏!差点撞倒棠儿!”
袁立吐了吐舌头,却见袁棠眼珠一转,突然指向他身后:“爹爹来了!”
袁立下意识回头,袁棠趁机抢过他手中的麻雀,小手一扬,鸟儿立刻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
“棠儿!”袁立气得跺脚,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袁绍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身着常服,腰间只佩了一块温润的玉佩。他张开双臂,袁棠立刻像只欢快的小鸟般扑进父亲怀里。
“爹爹偏心!只抱妹妹!”次子袁立在一旁跳脚,六岁的男孩穿着厚厚的棉袄,活像个圆滚滚的小球。
袁绍大笑,腾出另一只手将袁立也揽入怀中。两个孩子在他怀里扭来扭去,袁立还故意用脑袋顶妹妹的肩膀,惹得袁棠尖叫连连。
“主公今日气色甚好。”田丰不知何时站在了廊柱旁,灰白的胡须上沾着几片雪花。
袁绍点点头,目光却不离院中习武的袁昊:“元皓你看,昊儿才习武三月,竟已能接下云长三招。”
田丰顺着袁绍的目光望去,只见袁昊正与张飞角力,虽然被张飞一只手就拎了起来,却死死抱住张飞的胳膊不放,小脸上满是倔强。
“大公子天资聪颖,假以时日必成大器。”田丰捋须道,“只是...”
“只是什么?”袁绍挑眉。
田丰压低声音:“乱世将至,大公子如此年幼便要习武,实在令人唏嘘。”
袁绍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望向远处灰蒙蒙的天空,那里正有一队乌鸦掠过。“这世道,不习武如何自保?”他喃喃道,将怀中的两个孩子搂得更紧了些。
“爹爹,你弄疼我了!”袁立挣扎着抗议。
袁绍这才回过神来,赶忙松开手臂。袁立趁机从他怀中溜出,跑到院子里抓起一团雪就往袁棠身上扔。袁棠尖叫着躲到父亲身后,却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裙角,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