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手机里的三个男人
技术室的空调发出嗡嗡低响,陈林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指甲不自觉地叩击着桌沿。那部腐蚀的翻盖手机在超声波清洗器里泡了整整三天,SIM卡槽早已碳化,但主板芯片经修复后,竟提取出一串残缺的数字。
“只能恢复到前三位和后四位,中间两位……”技术人员小周推了推眼镜,“大概率是‘59’,这号段2005年在务川投放过。”
陈林在纸上写下“138****5927”,字迹力透纸背。半小时后,户籍系统反馈:该号码曾登记在三名男性名下——2005年首任机主梁建国,48岁,有吸毒史;2007年过户给赵强,35岁,因赌博被拘留过;2009年再次过户给刘泰明,时年28岁,无犯罪记录。
“刘泰明……”陈林默念这个名字,忽然想起昨夜走访时居民提到的“前街红砖楼”。他立刻调出刘泰明的户籍照片:寸头,眼窝深陷,眼神中透着一丝阴鸷,住址赫然是前街17号——与陈芬失踪前的住所一致。
“把梁建国和赵强的资料也调出来。”陈林抓起外套,“我们去旱厕周边再走一趟。”
午后的阳光穿过巷口的梧桐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陈林敲响了旱厕斜对面的木门,开门的是位拄拐的老太太,听说警察来查案,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那厕所啊,十年前就没人用了,除了捡破烂的,也就泰明他爸偶尔去倒煤灰。”
“刘泰明父亲常去?”陈林心中一动。
“可不是嘛,他家就在前街,走小路穿胡同就到。”老太太压低声音,“泰明这孩子看着老实,眼神却邪乎。早年跟个外地女人同居,俩人吵架能掀翻屋顶,有回我亲眼看见那女人举着菜刀追他,喊着要剁了他的‘野种’。”
“外地女人?”陈林掏出阿芬的照片,“是她吗?”
老太太凑近看了看,点头如捣蒜:“就是她!我们都叫她‘芬姐’,吵架从来没输过,一巴掌能扇得男人转圈圈。后来不知咋的,突然就不见了,泰明说她跟人跑了,可我琢磨着……”她欲言又止,往门里瞥了一眼,“姑娘,这事儿别说是我说的啊。”
离开胡同后,陈林在笔记本上画下地图:旱厕距前街17号步行仅需三分钟,且有一条隐蔽的小巷相通。凶手熟悉地形,极可能就住在附近——而刘泰明,正是这个圈子的核心人物。
傍晚的警局会议室里,白板上贴着三张女性照片。
“阿远,2006年走失,有精神分裂史,家人称其发病时会殴打路人。”警员小张介绍道,“阿燕,2005年外出打工后失联,最后一通电话说在广东电子厂,此后再无音讯。”
当指针指向第三张照片时,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抽气声。阿芬的黑白生活照被放大数倍,嘴角叼着一根草,眼神挑衅地看向镜头,身后是务川老堤坝的石墙。
“陈芬,别名‘芬姐’,无业,2002年腊月失踪。”陈林敲了敲白板,“重点看她的失踪时间:2002年,但手机是2005年才在务川销售。这说明什么?”
“她失踪后,手机才被人使用。”李薇突然开口,“凶手可能用了她的手机,或者手机本身就是凶器的一部分。”
会议室内气氛骤然紧张。陈林调出手机通话记录(虽已残缺,但仍能辨认部分时段):2005-2009年间,该号码频繁拨打本地一个固定电话。经查,那是畜牧局家属院的公用电话,正是退休干部张大爷家楼下。
“张大爷……”陈林想起走访时老人提到的“矮壮姐”,突然站起身,“走,再去趟畜牧局!”
张大爷看着阿芬的照片,手突然发抖:“是她,就是她!当年她常来打公用电话,对着话筒骂‘没良心的’,有回我听她喊‘刘泰明你不得好死’,把听筒都摔了。”
“他们吵架的内容,你还记得吗?”陈林凑近追问。
“像是男方提分手,她不肯,说‘死也要死在你屋里’之类的狠话。”张大爷皱眉回忆,“后来有段时间没见她,再出现时瘦了一圈,脖子上还有淤青,说是摔的……唉,现在想想,哪是摔的啊。”
与此同时,DNA实验室传来消息:颅骨提取的线粒体DNA与失踪女性资料库中的样本初步匹配,疑似陈芬。但为确保准确,需采集其直系亲属样本进行比对。
“问题就在这儿。”户籍警突然插话,“陈芬的户籍显示‘父母已故’,但根据早年档案,她老家在乡下,有个哥哥叫陈强,2003年因抢劫罪入狱,现仍在服刑。”
深夜的监狱探访室里,陈强盯着颅骨照片,沉默良久后突然笑了:“她终于被找到了。我就知道,那姓刘的不是人……”他攥紧拳头,指节发白,“2002年腊月,我最后一次见她,她说刘泰明要带她去江苏打工,让我照顾好父亲。可我出狱后才知道,父亲直到死都没等到她的信。”
“你怀疑刘泰明?”陈林直视他的眼睛。
“不然呢?”陈强冷笑,“芬姐脾气暴,但从来不对亲人动手。刘泰明那孙子,表面老实,骨子里阴得很。有次我撞见他掐着芬姐的脖子,说‘再闹就把你埋进化粪池’——你看,现在应验了。”
凌晨两点,李薇的解剖室再次亮起灯光。颅像重合技术的三维模型在屏幕上缓缓旋转,当电脑将阿芬的生活照与颅骨扫描图重叠时,误差值显示为0.03厘米。
“完全吻合。”李薇摘下眼镜,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可以确认,死者就是陈芬。”
陈林盯着屏幕上的合成图像,脑海中浮现出阿芬的一生:18岁私奔江苏,21岁抛夫弃子返乡,23岁与刘泰明同居,27岁离奇失踪。这个性格强悍的女人,最终化作化粪池里的一块颅骨,十年后才等来迟到的正义。
“通知全队,”他拿起对讲机,声音低沉,“明天一早,抓捕刘泰明。”
窗外,夜色如墨。前街17号的窗户漆黑一片,唯有墙角的蟋蟀在废墟中悲鸣。某个深埋地下的秘密,即将随着清晨的警笛声破土而出——而那部串联着三个男人的旧手机,终将成为打开真相之门的钥匙。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中国凶案笔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