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公安局物证室的荧光灯在凌晨两点依然雪亮,技术员小王举着放大镜,鼻尖几乎贴上了显微镜载玻片。载玻片上,来自李树林手腕的皮肤组织与崔秀琳指缝的样本正在进行最后比对,电脑屏幕上的DNA双螺旋图谱渐渐重合,像两扇即将闭合的命运之门。
“99.99%匹配。”小王摘下手套,声音里带着疲惫的兴奋,“比中了,张队,铁证如山。”
张建国盯着比对报告,想起六天前在现场看到的场景:崔秀琳的右手食指指甲断裂,血渍渗入指缝,而李树林手腕的三道抓痕,此刻正成为连接凶手与死者的桥梁。他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李树林的供词:“她转身时指甲划过我的手腕,火辣辣的疼,我以为没出血,没想到……”
凌晨三点,监控组传来捷报。县城南郊的交通摄像头捕捉到8月18日19:00的画面:李树林穿着灰色短袖,背着帆布包,在距崔家200米的巷口停下,确认无人后跃上墙头,运动鞋底的红土在墙沿留下清晰印记——与现场提取的鞋印分毫不差。
“看这里。”技术员小李放大画面,李树林落地后从包中取出塑料袋,里面赫然是半卷白色尼龙绳和一副白手套,“他连作案工具都提前分装,反侦查意识确实比普通小偷强。”
张建国的视线落在帆布包上,突然想起李树林宿舍搜查时发现的标签:“镇东劳保用品店”。三天前,店员确认李树林在8月17日购买了同款帆布包,而包里的农用绳,正是从老家鱼缸偷的那卷。
物证台上,鸡窝找到的砍骨刀被多角度打光,刀身的缺口在射灯下泛着冷光。法医老王用游标卡尺测量缺口宽度:“3.2厘米,和死者颈部创口完全吻合。刀柄残留的棉纤维,经检测属于中号白色棉手套,和铁路旁发现的那副材质一致。”
“他戴了两层手套。”张建国突然开口,“第一层是作案时用的劳保手套,第二层是棉手套,所以刀柄上没留下指纹,但纤维残留暴露了他。”这个细节让老王点头,想起现场提取的手套内侧纤维,确实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叠加。
清晨五点,张建国走进审讯室,李树林正盯着天花板发呆,手腕的纱布已被拆除,三道抓痕像三条红色蜈蚣趴在皮肤上。“知道为什么我们能找到你吗?”张建国扔下监控截图,“你翻墙时,帽子蹭掉了墙顶的石灰,那些粉末落在你肩膀上,和现场褥子上的成分相同。”
李树林的目光扫过照片,突然笑了,笑得肩膀发颤:“我算到了门锁,算到了监控盲区,却没算到鞋底的红土,还有她指甲里的皮……”他的声音突然哽咽,“其实我可以从后门走的,她后门的锁早坏了,一推就开,可我慌了,慌得连刀都忘了带走。”
最关键的证据链在上午十点彻底闭合。技术员在李树林老家的木剪刀上提取到尼龙绳纤维,刀刃的磨损程度与现场绳子的断口完全匹配;宿舍床底的运动鞋经泥土成分分析,确认鞋跟的红土来自崔家院墙外的菜地,而鞋底的网格纹路,正是现场鞋印的唯一匹配样本。
“动机呢?”张建国抽出崔秀琳的手提包照片,“1200元现金就在包里,你为什么不拿?”
李树林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像个被拆穿谎言的孩子:“我翻了抽屉和衣柜,没找到钱,以为她把钱藏在卧室保险柜——其实我看见过她数钱,就在7月的那个下午。”他突然抬头,眼里闪着疯狂的光,“谁知道她把钱藏在厨房米缸里!那么大一叠,就埋在米下面,连个盒子都没有!”
这个细节让张建国想起陈建军的崩溃——案发后第三天,陈建军在厨房发呆,突然抓起米缸里的米,硬币的碰撞声中,1200元现金散落一地。那是崔秀琳准备给女儿交学费的钱,藏得连丈夫都没告诉,却被凶手因恐惧而错过。
“你拿走手机,是怕她最近的通话记录里有你。”张建国陈述着,而非提问,“但其实你们根本没通过电话,她甚至不知道你的手机号,对吗?”
李树林苦笑:“我知道,但万一她存了呢?万一她那天打过我电话呢?”他突然用戴着手铐的手捂住脸,“我就是胆小,从小偷东西被抓过三次,每次都怕得要死,这次……这次我真的没想杀人,只要她不叫,我拿了钱就走……”
下午,陈建军被带进物证室。他盯着妻子的手机,屏幕上女儿的照片让他喉头哽咽。当张建国告诉他现金藏在米缸时,他突然蹲在地上,像孩子般抽泣:“她说过,米缸最安全,虫子都咬不动钱……我还笑她傻,没想到……”
证据链的最后一环是李树林的行动轨迹。通过全县监控拼接,警方还原了他案发当晚的路线:19:00翻墙入院,19:30铺好褥子躲进床下,22:50听着崔秀琳的电动车声心跳加速,23:00电话惊叫后失控杀人,23:15拖尸南院,23:25翻墙逃离,0:00返回宿舍时,鞋底的红土还没完全干涸。
“他的时间掐得很准,”张建国在案情总结会上指出,“但百密一疏。每个罪犯都会留下痕迹,或在现场,或在心里。李树林留下的,是鞋底的红土、绳子的断口、还有他面对证据时无法自圆其说的慌张。”
第九章的结尾,张建国站在物证室玻璃前,看着排列整齐的证据:运动鞋、尼龙绳、菜刀、手套、手机。这些物品曾是李树林自以为是的“完美犯罪”工具,此刻却成了绞紧他脖子的锁链。他想起李树林最后说的话:“其实我可以活得很正常,上班、下班、娶媳妇,可我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更好,从小就这样。”
窗外,吴桥县的秋雨开始飘落,案发现场的院墙上,鞋印拓片被雨水冲刷得更加清晰。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细节,那些自以为是的躲藏,终将在证据链闭合的瞬间,让所有罪恶无所遁形。而崔秀琳藏在米缸里的1200元现金,终将随着女儿的学费单,成为这个悲剧里最刺痛人心的注脚——有些东西,本应属于生活的温暖,却因一念之差,永远定格在那个血腥的夏夜。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中国凶案笔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