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师!"清脆的呼喊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一群背着迷你摄像机的孩子围拢过来——这是社区新成立的"星光少年团",成员们都是受数字档案馆影响,立志用镜头记录生活的孩子。其中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举起平板电脑:"我们拍到了张爷爷教孙子做糖画的全过程,您看!"画面里,金黄的糖丝在阳光下拉出晶莹弧线,祖孙俩的笑容比蜜糖还要甜。
许明远如今已是数字档案馆的馆长,他将办公室设在顶楼的玻璃房里,抬眼就能望见母亲生前最爱的那片菜园。此刻,他正通过全息会议系统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保护者连线。屏幕上,埃及学者展示着用AI修复的家族莎草纸文书,巴西原住民部落通过VR技术重现失传的雨林祭祀仪式,这些画面都将汇入档案馆新开发的"人类记忆云图"。
深夜,苏晴结束了在儿童福利院的心理辅导工作,带回一个特别的消息。福利院有个名叫小川的孤儿,总爱对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发呆。"他说照片里的父母是在一次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牺牲的,"苏晴摘下眼镜擦拭,"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到更多关于父母的故事?"
许明远立刻发动全球志愿者网络。三天后,来自尼泊尔的邮件里附来一段珍贵影像:年轻的考古学家夫妻在喜马拉雅山麓考察,妻子怀中抱着牙牙学语的小川,丈夫笑着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当全息投影里的父母"站"在小川面前,少年颤抖着伸手触碰,泪水滴落在虚拟的衣角上。
这年冬天,档案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生命的回响"。展厅中央,无数条光纤垂落,每条光纤都串联着一个家庭的记忆:西北老人的羊皮袄里藏着三代人迁徙的足迹,江南绣娘的丝线间缠绕着百年的闺阁密语,甚至有深海潜水员将水下拍摄的珊瑚生长过程,作为送给未出生孩子的礼物。
开展当天,一位白发老人推着轮椅来到展厅。轮椅上的老妇人戴着VR眼镜,正在"重返"年轻时和丈夫初次相遇的老街。当虚拟场景中飘起樱花,老妇人突然伸手抓住虚空:"阿良,你看,我们的樱花树......"站在一旁的儿子早已泣不成声——这是母亲患病后第一次清晰地唤出父亲的名字。
小满在展览现场设置了互动装置。参观者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录入特制的"时光留声机",这些声音会被转化为光点,投射在穹顶的"记忆银河"中。夜深人静时,许明远独自站在展厅,听着此起彼伏的留言:"妈妈,我学会了你教的红烧肉爸爸,今天我拿到了和你一样的工程师证书宝贝,等你长大,我们一起看这个视频"......
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熟悉的街道。经过菜园时,许明远停下脚步——那里新建了一座"星光纪念亭",石碑上刻着母亲的那句话:"生命会消逝,但爱与记忆永远不会。"小满轻轻挽住父亲的手臂,苏晴将围巾给他裹得更紧些。远处,社区广场的"记忆长廊"依然灯火通明,无数温暖的故事正在那里生长、蔓延,化作跨越时空的永恒纽带。
喜欢明远回家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明远回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