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父皇已经激动地拍腿夸奖,朱棣此刻也会忍不住拍腿大声喝彩了!
“这些贼寇后来直接派兵入侵我国东北三省,还建立了傀儡政权……
接着又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发起政变,开始侵略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他们在占领区犯下无数滔天罪行,烧杀抢掠,屠杀大量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各种恶行……
后来在应天更是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三十万人!
三十万同胞……”
“砰!!!”
韩成说完后,深吸几口气的朱元璋猛然起身,冲到韩成摆桌之处,抓起一把椅子狠狠摔在地上!
还不够解恨,他又接连砸碎了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仍然喘着粗气。
胸膛剧烈起伏!
眼中怒火丝毫未减!
“可恶!这些倭寇都该死!!”
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刺骨,杀意直冲云霄!
“即便隔着大洋也不行!这倭国,我必灭之!!!”
“父皇说得对!倭寇必须铲除!倭国一定得灭!不灭不可!!”
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朱标,此刻面色阴沉如霜。
他所说的话,如同冰刃一般锋利!
“父皇!儿臣请战!愿率大军前往倭国,一举荡平敌寇!
让他们世代卑躬屈膝,俯首称臣!”
朱棣眼中充盈着怒火,单膝跪地请求出征。
“哪怕没有船只,我们也必须踏浪前行,将这些匪徒彻底清除!”
此言一出,朝中几位举足轻重的大臣心中皆生出同样的念头。
韩成观察众人神情,又瞥见墙角碎裂不堪的桌椅,竟毫无惋惜之意。
反倒是觉得这些东西毁得值得,它们也算为抗击倭寇立下了功劳。
“陛下,您现在该明白我为何要引导诸位关注那片土地了吧?”
韩成向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点头表示理解。
“你有这种想法是对的。即便是在下听闻倭寇所作所为时,亦难以平静。
你是如此接近那段历史的人,若能对此无动于衷,那才真叫人失望。
幸好你有这份心,愿意将我们的目光引向那里。
若是让你目睹倭寇日后犯下的种种罪行却袖手旁观,我们才真的会震怒,并且不会放过你!
先好好教训你一顿再说!”
说完,朱元璋扶起朱棣,语重心长地说:“老四,你能有这般志向,我很欣慰。
我的儿子绝非懦夫,当有担当!
既然如此,倭寇之事便交由你处理。
出征之时,你便担任主帅。”
听到这话,朱棣喜形于色,恭敬地接令道:“儿臣遵命!定不破敌寇,誓不归朝!”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头,对这位皇子愈加满意。
“不过攻打倭寇可以立即筹备,却不可仓促行动。
路途遥远,与以往征战不同,此次需跨海作战,距离我大明太过遥远。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制内心冲动,叮嘱道。
尽管得知倭寇未来所为后,朱元璋恨不得即刻发兵扫平倭寇,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不得不克制这份急切。
战争之事,岂可草率行事!
必须得有周密的安排,不能凭一时冲动就行动,否则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朱元璋这种历经沙场多年的人,对此非常清楚。
听罢此言,朱棣长叹一声:“孩儿明白了!”
燕王妃的病情,再加上倭国的大量财富,以及韩成方才提到的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让朱棣一刻也不想耽搁,一心只想尽快将其剿灭!
然而,他并非没见过世面的年轻人。
深知要想打胜仗,需要各种筹备、各类物资,绝不是随便就能开战的。
特别是跨越重洋、渡海攻打倭国,更需万分谨慎。
否则一旦失败,那可真是难以承受。
所以他能够克制内心的种种情绪,答应了此事。
“说到这个,这倭国不仅与后代的华夏结下了深仇大恨,和我们大明也是矛盾重重。
我们之前灭掉北元之后,曾派使节前往周边各国,告诉他们,他们的宗主国已更换为我国,以后他们应当臣服于我们大明。
周围的国家,像高丽等,都表示愿意归顺,并进贡。
唯独倭国,胆大妄为,不但拒绝臣服,还杀害了我们的使节!”
朱元璋提及此事时,浑身散发出威严,心中满是愤怒。
“你就这么忍了?”
韩成注视着朱元璋问道。
这不太像是老朱的风格啊!
但细细一想,确实从未听说朱元璋对倭国动过武。
再深入思索一番,韩成想起更多朱元璋对待倭国的事情,心里顿觉怪异……
“我忍什么忍!!!”
朱元璋突然拍了拍朱棣的大腿:“我当时就下令,立刻建造大型船只,准备进攻倭国,让他们俯首称臣!”
韩成说道:“这事我记得是在洪武二年发生的吧?如今已是洪武十五年,已经过去整整十三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