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悉心的照料下,加上云惊鸿本身根基不凡,以及之前被张小凡太清境法力淬炼过身体,他的恢复速度远超宋通的预期。
大约半个月后,他已经能够下床自由活动,体内的痛苦也大大减轻。更让他惊喜的是,经过那场生死大战的洗礼,以及之后一段时间的沉淀反思,他对体内三股力量的理解,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它们视为彼此冲突、需要强行压制的“麻烦”,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们的本质,去感受它们之间的微妙联系。
他想起了张小凡当时在她耳边说的话:“循其本性,以太极玄清道为炉,引玄火之阳,纳寂灭之阴,使其相生相克,循环往复……”
他开始在大竹峰后山的黑节竹林中静坐。这里灵气充沛,环境清幽,更重要的是,那坚韧挺拔、迎风不倒的黑节竹,似乎总能给她带来一种莫名的力量和启示。
他不再急于修炼,而是放空心神,任由体内的三股力量自然流淌。他仔细地体悟着玄火之力那如同太阳般炽烈、充满生机与毁灭的阳刚之性;感受着寂灭之力那如同深渊般冰冷、吞噬一切、归于虚无的阴寒之极;体会着太极玄清道那如同溪流般温润、调和阴阳、生生不息的中正平和。
渐渐地,他发现,这三股力量并非完全对立。玄火的极致阳刚中,似乎也孕育着一丝“燃尽后”的虚无;寂灭的绝对死寂里,仿佛也隐藏着“无中生有”的可能。而太极玄清道,正是沟通这两极、引导它们相互转化、达到平衡的关键。
受到张小凡那一战中“三力归元”的启发,他开始尝试用太极玄清道作为引导,不再强行融合,而是让玄火之力与寂灭之力,在他体内形成一个类似于太极图般的循环。
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危险。稍有不慎,阴阳失衡,便是经脉寸断、走火入魔的下场。但云惊鸿凭借着一股惊人的毅力和悟性,以及在大战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一次次地调整,一次次地尝试。
宋通看在眼里,惊在心里。他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修行方式,也为弟子的安危捏了一把汗。但他最终选择了信任,只是在一旁默默守护,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以自身修为稳固他的心神。
一个月后,云惊鸿已经能够初步做到让三股力量在体内和谐共存,虽然还无法完美融合,但至少不再相互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修为,也因此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和提升。
太极玄清道作为青云门的根本大法,在他体内如同催化剂和稳定器,将玄火鉴和寂灭剑这两件绝世凶物的力量,逐渐纳入了可以掌控的范畴。
第二个月,他开始重新修炼太极玄清道的功法。有了之前的基础和对“阴阳”、“平衡”更深的理解,他的进步一日千里。短短一个月内,便突破了玉清境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体内真元日益精纯,对法术的运用也愈发娴熟。
宋通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快的修行速度,即便是当年被誉为青云门数百年不遇之奇才的陆雪琪师叔,恐怕也难以比拟。他只能将这一切归功于弟子非凡的根骨、奇特的际遇,以及……那场生死大战带来的“顿悟”。
第三个月,云惊鸿的修为稳稳地踏入了玉清境第四层!
达到这个境界,意味着他已经可以初步掌握御剑飞行的法门。
第一次尝试御剑,是在宋通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的。他站在黑节竹林前的空地上,祭出那柄通体漆黑的寂灭剑。按照法诀,将真元注入剑身,心念合一。
寂灭发出一声轻鸣,摇摇晃晃地悬浮在他脚下。
云惊鸿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踏了上去。
剑身一阵剧烈的晃动,他险些摔倒。宋通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随时准备出手救援。
但云惊鸿很快稳住了身形。他将体内那融合了三力气息的独特真元缓缓注入仙剑,用心去感受剑的灵性,调整着平衡。
片刻之后,仙剑渐渐稳定下来。
“起!”他轻喝一声。
仙剑颤巍巍地离地数尺,然后……歪歪扭扭地向前飞出了十几丈远,最终还是控制不住,“噗通”一声落回了地面。
虽然狼狈,但云惊鸿的脸上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成功了!他终于也能像其他师兄一样,御剑飞行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距离,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宋通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错,不错!勤加练习,很快就能运用自如了。”
看着弟子那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笑容,宋通心中感慨万千。三个月前,他还是一个重伤垂危、前途未卜的模样;三个月后,他不仅伤势尽复,修为更是突飞猛进,隐隐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气象。或许,收下这个弟子,真的是大竹峰乃至青云门未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就在云惊鸿在大竹峰潜心修行,修为日进的同时。青云山后山的禁地——幻月洞府,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闭关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