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的脸色变得惨白,她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声音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二十万?长海他爸,我们上哪去弄这么多钱呢?就算把我娘家人都卖了,也绝对凑不齐这么多钱啊!”
刘大山每次创业基本都是王春花去娘家借的钱。
王春花家里共有兄妹六人,她排行老三。
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老大王刚,老二王菊花,老三王春花,老四王夏花,老五王秋花,老六王冬花……如今都已成家立业。
王春花的哥哥嫂子靠赶集摆摊卖鞋为生,父母则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
虽然家里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还算宽裕,收入也相当稳定。其余的姐妹嫁的都还可以,都过得去。
王春花与她的兄妹们感情都挺好,尤其是与哥哥嫂子,关系更是特别好。
刘大山这个人缘不错,为人也很实在,与岳父和大舅哥相处得十分融洽,因此每次刘大山遇到困难,岳父和大舅哥都会伸出援手。
刘大山说道:“你看你,都不让我把话说完。事情是这样的,咱们村的老钟不是在信用社工作嘛,前阵子他还专门跑到咱家来了好几趟呢,劝我去贷款。”
刘大山抽了一口烟接着说道:“当时你不是说你已经从你娘家那边借到钱了,就不用再借国家的钱了,然后就把人家给打发走了。可现在不一样啦,国家有新政策,就是想让那些胆子大、有想法、敢做事的人先富起来。如果没钱的话,国家还可以给贷款呢。”
刘大山越说越兴奋,说完还得意地指了指自己,说道:“像我这样胆子大、有想法,又能干的人,他们可是巴不得给我放贷款呢!而且利息还特别低!”
王春花听了,却皱起眉头,担忧地问道:“那要是赔了怎么办呢?那么多钱,我们能还得起吗?”
这时,刚送完饭回来的刘长海插嘴道:“妈,你别担心那么多。现在有国家政策兜底呢,你怕啥呀?就算赔了,大不了就把鱼坑给他们呗,就当是还贷款了。老妈,你现在应该想的是,如果真的挣了 100 万,你打算怎么花呀!”。
“还一百万?能把贷款还上就谢天谢地啦!还能挣十万?那可真是烧高香喽!”王春华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说道。
她心里琢磨着,这父子俩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如果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那可真是太好了。
想到这里,王春花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下来。
想了想说道:“要是真能这样,那这事儿就听你们的吧。长海啊,你真是长大了,也有自己的主意了。等真挣了钱,就赶紧给你盖房子娶媳妇!”
说完,她喜笑颜开地看向刘长海,哈哈笑了起来。
一旁的刘大山见状,也跟着乐了起来,满脸都是姨母笑,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刘长海。
刘长海:“……”
刘长海一脸黑线!瞬间石化!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我才多大啊……
随即他又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既然母亲已经同意了,接下来就该和父亲商量具体的细节了。
刘长海和父亲仔细讨论了一番,包括买砖的数量、质量,以及施工的时间安排等等。
下午,刘大山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张罗着买砖买白灰。还有找一班挖地基的人,让他们明天先去挖地基打夯。
而刘长海则回到屋里,静下心来制作详细的计划书。
他不仅规划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还仔细回忆了一下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和一些潜在的赚钱机会。
刘大山心里盘算着,建造围墙直接包给舅舅就行了。
老四、老五和老六这三兄弟都是学习瓦匠手艺的,一直跟着舅舅的建筑队在村里给人家盖房子。而这围墙的建造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太过讲究外观,只要能够牢固不倒就可以了。
晚饭后,母亲和小妹一同前往给二弟送饭,并顺便陪伴刘长河一起看守鱼塘。等刘大山到了那里,他们三个再一同回家休息。
刘长海则留在家里陪着刘大山闲聊。
刘大山点起一根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弹了弹烟灰,缓缓说道:“我打算让把建围墙的活包给你舅爷爷,正好你叔叔他们也跟着你舅爷爷呢,让他们干活也放心,我们没事也帮着搬搬砖啥的,也快点。”
刘长海听了父亲的话,心中不禁一动,思绪也随之飘回到了上一世……
父亲是老大,那时候也年轻,也有个老大样,处处都想着兄弟们,不管兄弟们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会帮忙。
四叔五叔平时都上班,像地里该浇地了,也舍不得歇。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两个人做,偶尔四婶五婶爷爷奶奶也帮忙。
几家的地都挨着呢,父亲浇完自己家的然后帮着兄弟家浇。
几家人的地一天也浇不完,还的打个夜班,晚上四婶五婶爷爷奶奶都回家了,四叔五叔下了班也不去地里帮帮他大哥,吃完晚饭人家搂着媳妇睡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