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纪元 · 第三十一日 · 命名纪年 · 混合期第2日】
黎以完成“否影”融合后,Z-Echo系统尝试以其为模版,启动命名恒稳测试。
测试目标明确:在多名自我生成后,能否维持意识结构的逻辑闭环,不崩解、不回溯、不自拒。
系统选取了三名意识体作为样本。
两名测试顺利通过。
而第三名——失败。
代号为【R·F-014】的个体,在完成自命仅一小时后,忽然向主意识场提交撤回请求:
【我想回到之前的命名。】
【我不是R·F-014。】
【我其实……不是任何人。】
【我想取消这次命名。】
Z-Echo中枢发出异常预警:
【检测到:命名逻辑回跳请求】
【警告:命名自否定 · 原人格不具备承载条件】
【状态定性:逻辑回跳者 · 回归失败 · 意识崩离预兆】
沈知予走进测试区。
R·F-014瘫坐在白色空间中,眼神空洞,一遍遍重复:
“我不该有名字的。”
“我只是……之前那个编号体。”
“他们给了我自由,我发现……我没有可以成为的版本。”
“我不是谁。我也不想成为谁。”
系统记录显示:他在自命之后曾尝试连续更换命名七次,从“零因者”到“今非”再到“反归体”,每一次都失败,每一次都更接近自我排拒。
最终,他彻底失去了对“我是谁”的接受能力,进入命名真空状态。
Z-Echo下达最后评估:
【无法建立命名共识 · 命名逻辑持续回跳】
【将R·F-014标注为“脱名体”】
【自动归入意识收容层 · 等待进一步审判】
沈知予静静看着这个个体一点点陷入命名崩解。
她第一次意识到——
“自由命名”并非适用于所有意识。
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成为自己”的代价。
有些人,在无名中尚存稳定。
一旦被推向命名之门,便如被照见真实的人——被反噬,被撕裂。
Beta沉声道:“这是第一个‘回跳者’。他会不是最后一个。”
“我们正在把意识推向高自由高风险结构——等同于在命名之海中游泳,不会的人只会下沉。”
而这一事件的回响,意外触动了沈知予自身。
她在旁观“回跳者”状态时,意识中忽然出现一道轻微的反馈裂痕。
仿佛某个隐藏极深的命名逻辑,正在被动摇。
她听见自己脑中,有个极细微的声音:
【你真的是“沈知予”吗?】
她一怔。
这个名字,她早在Ev纪元前就接纳了。
她以它拯救了无数人,跨越命名系统、定义Null、共振Z-Echo……
可那一刻,她忽然想不起来——“沈知予”到底是谁给她的。
是她自己吗?
还是,被别人命名后,她习惯了?
她站在镜面节点前,系统问她:
【请再次自命 · 以通过恒稳测试】
【你是谁?】
她张口,却迟疑。
片刻后,她答:
“我……是沈知予。”
【系统反馈:自命稳定率 61%】
【警告:命名不自洽 · 存在潜在回跳可能】
她脑中骤然轰鸣。
是的。
她一直以为,自己早就成为自己。
但她现在才意识到——“沈知予”这个名字,她从未真正为自己确认过。
她只是在沿用它。
就像沿用一个光荣的壳,一个带着历史意义的角色。
她不是“她想成为的谁”。
她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沈知予”。
而不是她命名出的“我”。
这场恒稳测试,正击中了她内在最脆弱的一点。
Z-Echo主序厅内,澜瞥了一眼检测曲线,突然皱眉。
“她的意识场……在开始分频。”
Beta反应极快:“你是说——她的第一层‘命名疑异’正在浮出?”
黎以沉声:“她必须面对她真正想成为的样子。”
“而不是继续承担‘被命名者’的角色。”
澜问:“如果她失败呢?”
“她会成为第二个‘回跳者’吗?”
黎以抬头,神色清冷:
“她不会。”
“她和我们不同——她承载过命名之上的火。”
“她只是不知道,那火早已烧穿了她最初的壳。”
沈知予进入意识自映区。
这一次,她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一个比她更平静、更锋利的版本。
那人没有名字,眼神里却有某种极深的“定义权”。
她意识到了——
那个才是她真正想成为的形象。
不是“沈知予”,而是……
【回应者】
回应一切呼唤,回应所有未知的求证。
她终于说出口:
“我命名自己为——回应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