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也被逗笑了:"有这样的事?广播员最忌讳的就是吃太饱,不然会影响广播效果。
刘海洋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不过这些事都与自己无关,林枫想着还是先把豆腐炖好,一家人一起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才是最重要的。
晚饭时,一家四口都吃了面条,主菜是豆腐炖肉配野蘑菇。
林枫回来后,老太太特别高兴,吃了一大碗面条。
小林也吃了点面条。
老人和孩子都吃了不少豆腐。
炖出来的豆腐又香又滑,非常美味。
林枫和于嗨糖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第二天,林枫到轧钢厂宣传科报到,提交了下乡广播任务的回执。
这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公社社长的签名和公社的印章。
一个月下乡十天,为十个公社做了广播。
林枫圆满完成了任务。
宣传主任看过回执后,复杂地看了他一眼。
"小林,你做得很好,深入基层广播《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感染了许多社员。"
在你回来之前,我已经收到十几封来自各公社的信,他们都对你之前的广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能再次邀请你去他们的地方做广播。”
宣传主任高兴地对林枫说道,对他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
林枫笑了笑,“这些都是我分内的事,理所应当。”
宣传主任苦笑着继续说道:“你在乡下做广播时得心应手,但有人在厂里负责广播却完全搞不定。”
林枫自然明白宣传主任指的是谁——接替他工作的刘海洋。
宣传主任一向是个温和的人,很少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
今天当着他的面批评刘海洋,可见他对刘的工作十分不满。
林枫装作不知,没有回应宣传主任的话。
“主任,要是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我离开养猪场快十天了,真不知道那里的猪现在长得怎么样了?”
林枫笑着说道。
“好的,小枫,你能力强,能者多劳,去吧。”
宣传主任站起来送他。
作为上下级,两人经常碰面,但宣传主任平时并不这么客气。
林枫离开宣传室时,刚好遇到刘海洋。
刘海洋正拿着一份广播稿低声背诵,没想到突然遇见林枫,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手中的稿子掉在地上。
林枫微微一笑,弯腰拾起广播稿递给他。
“广播稿对我们来说就像战士的武器,这东西绝对不能丢。”
林枫微笑着说。
“枫哥……谢谢。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刘海洋深感触动,他夺了林枫的岗位,而林枫不仅没有怨恨,还主动帮忙递上广播稿。
“刚回来就来报道。”
林枫笑着对刘海洋说:“走吧,海洋。”
随后,林枫转身离开,潇洒自如。
看着林枫离去的身影,刘海洋内心五味杂陈。
之前听林枫广播时,他从未察觉到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
然而十天过去,他却觉得像是堕入深渊,痛苦不堪。
他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点点、讥笑咒骂,连打饭都不敢亲自去食堂,只能让宣传科的人帮忙带回。
他几乎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意识到轧钢厂第一广播员并不好当。
如今,每次广播都让他紧张不已,甚至会颤抖冒汗。
曾经流利的稿件,现在看一眼就觉得头疼。
林枫归来那天,刘海洋视其为救命稻草,渴望请他重返广播室。
但面对林枫的微笑,他又退缩了,不愿放弃已有的机会。
他决心咬牙坚持,相信林枫当初也经历过类似困境。
目送林枫远去,刘海洋满怀心事地走向广播室。
食堂后厨中,傻柱与马华一边切菜一边交谈。
“师父,我听说师大爷从乡下回来了?”
马华歪着头问。
“回来了,而且收获颇丰。
告诉你,枫哥这趟下乡带回来的好东西,超乎你的想象。”
傻柱将菜刀拍在案板上,兴奋地说,“整个院子几十户邻居,枫哥给每家都分了些野兔、野蘑菇、各类蔬菜等土特产,满满一车呢。”
傻柱的话引起了后厨所有人注意。
“厉害!”
马华惊叹。
刘岚插话道:“傻柱,我听说前几天,下面十几个公社的社长给咱们轧钢厂宣传科写信,表扬林枫的广播工作。
听说他们都争着要林枫去他们公社做广播。”
“刘岚的话我信。”
傻柱端起茶缸吹了吹茶叶,严肃地说:“我枫哥回来后,院里一位八级钳工易中海说过,我枫哥就像金子,走到哪儿都发光。
这次去乡下做广播,就是证明。
瞧瞧,连八级钳工都这么夸我枫哥,说明他有能力、有人缘。”
马华在一旁连连点头。
“那是,我师大爷确实厉害。”
马华附和道。
这时广播响了,整个厨房的厨师都皱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