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折?沓中营内定奇谋
雪夜的中军帐,姜维盯着舆图上的阴平古道,烛火在他眼下投出深影。马岱递来的战报显示,魏军前锋已折损三成,但邓艾亲率的中军还在推进,寒铁破甲锥的改良版本,让连弩的杀伤力大减。
“伯约,”马岱忽然指向舆图,“还记得丞相在褒斜道埋的‘地听网’吗?阴平的地下全是冻土,我们可以……”
姜维眼睛一亮。地听网是诸葛亮发明的声波预警装置,用中空的铜管埋在地下,能听见十里内的动静。他立刻招来羌族工匠:“在古道两侧埋三百根铜管,管口接弩机,只要魏军踩中,就触发连弩齐射。”他又转向阿莱娜,“让鹰眸部落的人在雪地撒‘迷踪粉’,用狼粪烟误导敌军方向。”
次日清晨,邓艾的大军踏入阴平深处,忽然听见地下传来闷响。前锋刚要查探,无数弩箭从雪地射出,专打脸甲缝隙。魏军乱作一团,抬头却看见雪坡上的狼粪烟,以为是羌族骑兵来袭,却撞进提前设好的八阵图残阵,巨石从头顶滚落,“汉”字军旗在风雪中时隐时现。
“邓士载,别来无恙?”姜维的声音从山顶传来,七星剑直指魏军,“丞相在时,便说你会走阴平,这些弩箭,是相父让我代他送你的见面礼。”
邓艾望着满山的“汉”字军旗,忽然想起定军山的夜,诸葛亮的七星灯在雨中明明灭灭。他握紧长矛,却听见身后传来鹰啸——阿莱娜的骑兵已绕后,断了魏军的粮草。
第五折?剑阁关外震乾坤
阴平之战的捷报传到沓中时,姜维正在调试新铸的“诸葛连弩升级版”。弩机上刻着“汉”字,每道纹路都经过羌族工匠的打磨,射程比旧版远了两丈。阿莱娜带来的,除了缴获的寒铁破甲锥,还有洛阳的密信:“司马昭已逼陛下禅位,国号为晋,年号泰始。”
姜维的手指在弩机上顿住,忽然笑了,笑得比雪山的风更冷:“泰始?也好,就让他的‘泰始’,从惧怕汉家连弩开始。”他望向远处的天汉新军,少年们正在练习用破甲锥改制的匕首,柄上刻着“复汉”二字。
马岱掀开帐帘,带来的不只是寒气:“伯约,老族长说,羌族十二部落已全员参军,连七岁的孩童都在学刻弩箭。”他指向辕门外,羌族老人正在教新军唱《吴越春秋》,却改了词:“汉家儿郎弩在肩,阴平道上斩胡烟……”
姜维起身,七星剑出鞘,剑光映着远处的雪山。他知道,阴平之战只是开始,邓艾不会罢休,司马昭的屠刀还在挥舞,但只要还有一个汉家儿郎能拉弓射箭,只要还有一块蜀锦能绣“汉”字,蜀汉就还活着。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坚定,“天汉新军分两路:一路守阴平,一路随我去剑阁。”他望向东南方,仿佛看见成都的方向,“陛下在洛阳受辱,相父的陵寝在定军山蒙尘,我们的弩箭,该让司马昭知道,汉家的剑,永远指向北边。”
是夜,姜维梦见诸葛亮站在剑阁关前,羽扇轻摇:“伯约,阴平险道,你守得好。”他猛然惊醒,看见案头的《出师表》残卷,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汉魂在,剑不折。”那是他亲手写的,却像相父的笔迹在雪中闪烁。
雪又下了,却掩不住阴平古道上的“汉”字车辙。姜维握紧七星剑,剑鞘上的“汉”字与胸前的虎符共鸣。他知道,前方是更恶的战,更险的路,但他不怕——因为他的身后,有千万个刻着“汉”字的灵魂,有诸葛亮留下的智慧,有天汉新军的连弩齐射。
汉祚未绝,此心不死。当第一声军号在阴平响起,姜维带着他的剑,带着汉家的魂,再次踏上征途。这一战,不为封候,不为青史,只为让“汉”字,永远在九州大地上飘扬。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