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惟雍等人赶忙对热情的老大爷客气了几句,这才进入武钢。
周明珠的注意力很快被车间景象震撼——工人们在灼热的高温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汗水在钢花映照下闪着细碎的光。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搬运钢锭,取样钢水,每一道工序都浸透着血汗。
这与周明珠记忆中自动化钢厂天差地别,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好似砸在了时代的齿轮上!
这让周明珠的内心感到无比震撼和敬畏。
周明珠参观完各个厂房,在厂长办公室里举办的简陋的技术研讨会上,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应该把大毛援建的50吨转炉试验线扩大应用!转炉替代平炉,吨钢能耗就可以从800kg标煤降至300kg!”
“可是……我们和大毛的关系很微妙……如果我们依赖他们的技术……会被认为我们立场有问题的……”一位技工骨干皱眉说道。
“对,我们也不是不清楚转炉比我们现在的平炉省煤,主要是这个东西的出处有问题!”另一个骨干说道。
周明珠这才想到:是啊,他们在钢厂的工作时间,都快赶上她这具身体的年纪大了!他们怎么可能不清楚什么技术有什么利弊呢?
毕竟老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这些厂里的老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有些事情,他们不是不清楚。而是因为各种原因,做不了!
周明珠年纪最小,但是她不耐烦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她直接抬手,另一只手激动地拍在卞惟雍带来的一些图纸上:“那这样!我们把他们的转炉技术,再升级一番,不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了吗?
我们通过1970年咱们就有的技术:光电比色计监测炉口火焰光谱!这个方法可以达到碳控精度!
材料改进方面,我是这样想的:……”
周明珠拿出转炉改良的方案,模铸工艺改良,设备升级,轧钢工艺改良等方法,一条条地罗列出来。
有些他们不明白的地方,周明珠当下就拿出纸笔开始画出草图,写出数据和方向。
直到周明珠说完这些方法,时间都已经到了午夜两点半了!
卞惟雍三人这才明白,为什么铁道部会直接发函邀请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小同志。
而武钢里每个岗位的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听完他们所负责的板块都有升级改良,不由得眼放绿光。
车间主任们盯着图纸,眼里泛着光,有人颤抖着问:“这些……真能成吗?我们……竟然能把大毛的技术都超越吗?”
喜欢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