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最近可谓是热闹非凡,街头巷尾的百姓们在闲暇之余,都热衷于谈论朝堂和宫廷里的新鲜事。而在皇宫之中,窦皇后最近对养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前往御花园,悉心照料那些花花草草,并邀请众多妃嫔一同品鉴。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宫廷生活,却因为一场小小的“宫闱风波”而掀起了波澜。原来,有一位名叫柳妃的妃子,一直渴望能在窦皇后面前崭露头角。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特意吩咐人从宫外寻来了一种极为稀有的兰花,并花费大量心思精心养护,满心期待着在赏花宴上能够大放异彩。
终于,赏花宴的日子来临了。柳妃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盆珍贵的兰花,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众人面前。她本以为自己的精心准备会换来众人的赞赏和羡慕,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当窦皇后的目光如鹰隼般落在那盆兰花上时,她的柳眉微微一皱,流露出明显的不满之色。只见她朱唇轻启,用一种略带责备的口吻说道:“这兰花虽看似稀罕之物,但其形状却如此歪七扭八,全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精气神儿,实在是有失其高贵之态啊!”
柳妃闻听此言,心中猛地一紧,原本白皙的面庞瞬间如熟透的苹果一般涨得通红。她只觉得一股委屈和不甘涌上心头,窦皇后这分明是故意在众人面前让她难堪,丝毫不给她留半点情面啊!
柳妃不禁暗自叹息,心中的郁闷如潮水般翻涌。而与此同时,在那冷宫之中,慎夫人却并未如柳妃这般消沉。尽管身处冷宫,行动受到诸多限制,但她的心思却依然如灵动的飞鸟一般,丝毫没有被这困境所束缚。
慎夫人在冷宫里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除了偶尔有送饭的宫女前来,几乎没有人与她交流。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她偷偷养了一只小鹦鹉,这只小鹦鹉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每天,慎夫人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教这只小鹦鹉说话。她教它说一些抱怨的话语,比如“窦皇后欺负人”“我要出去”等等。这些话语充满了慎夫人对窦皇后的怨恨和对自由的渴望。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有一天,这只小鹦鹉突然挣脱了笼子的束缚,飞出了冷宫。它在皇宫里四处乱飞,嘴里还不停地叫嚷着那些慎夫人教它的抱怨之词。
这一幕恰好被许多宫女和太监看到,他们纷纷惊讶地看着这只小鹦鹉,听着它嘴里念叨的那些话。很快,整个皇宫都知道了慎夫人对窦皇后的怨恨之情。
窦皇后得知此事后,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她无奈地对身边的宫女说道:“这慎夫人啊,都已经到了如此境地,竟然还如此不消停。”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并不太平。上次边境危机刚刚得到解决,众人本以为可以稍稍消停一段时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的麻烦却接踵而至。
有个名叫张师爷的民间智囊,此人足智多谋,常常能想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点子。这天,他给刘恒呈上了一份折子,折子上详细地阐述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举办一场“人才大比武”。
张师爷在折子里写道,这场大比武应该面向全天下,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来长安参加比试。而最终的胜者,将有机会入朝为官,为国家效力。
刘恒看到这个提议后,不禁眼前一亮。他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而且似乎确实能为朝廷选拔到一些优秀的人才。于是,他决定将这个提议拿到朝堂上去讨论,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朝堂之上,刘恒刚刚把张师爷的提议说完,大臣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立刻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的一派认为,这个“人才大比武”是个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他们说:“陛下,如今朝廷中的官员大多都是通过科举等传统方式选拔出来的,虽然这些人也都有一定的才能,但毕竟范围有限。而举办这样一场大比武,就能让更多的民间能人异士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朝堂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反对的一派却对这个提议嗤之以鼻。他们立刻跳出来反驳道:“这像什么话!朝廷选拔官员,岂能如此儿戏?这不是把朝廷当成菜市场了吗?随便比试比试就能当官,那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这简直就是乱了规矩!”苏琳站出来,不紧不慢地说:“各位大人先别急,这提议虽有些大胆,但也有可取之处。我们可以把这‘大比武’当作一个补充手段,和现有的选拔制度结合起来,既能挖掘人才,又能保证规矩不乱。”李风也点头赞同:“苏丞相说得对,我看可以一试。要是真能找到厉害的武将,对我们边防也有好处。”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刘恒突然一拍桌子,笑着说:“行了行了,别吵了,朕看就这么办。不过这具体怎么操作,苏丞相,你和李将军再仔细琢磨琢磨,可别搞出什么笑话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