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垚垚放学后,一行人去了老宅前。
正要按门铃,垚垚眼尖的发现院门只是虚掩着。
看来老爷子夫妇早就为孙子孙女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这个季节,老宅的院子里有了点花木扶疏,曲径通幽的感觉。孩子们奔跑在石板路上的脚步惊扰了这份清静。
李老爷子大概听到动静,已经站在了大门口。笑咪咪的看着两个孩子换好拖鞋一起进屋。
孩子们进屋,大声叫了各位长辈。垚垚一屁股把自己弹在了沙发上。
莹莹则靠近奶奶坐了下去。
李老太太伸手搂着莹莹的肩,笑着问丽芳:“她在家听话吗?”
丽芳说:“听话倒是听话。就是下午见到她哥哥回来,哭了一场。”
李老太太问:“莹莹,你今晚在我们这边睡好吗?姐姐就和我睡过。”
莹莹毫不犹豫的摇着头说:“哥哥在家呢。”
老爷子小声说:“算了,她从出生就呆在那边呢。再说小王以前也带过她。”
雪梅和小崔两人在厨房做饭。
丽芳走进去,见篦子上已经摆满了饺子,今天吃饺子。
小崔还在热火朝天的炒菜。一点也没有客人的架子,倒像是把自己也当保姆了。
灶台上已经摆了好几个炒好的菜,有红烧排骨、牛肉炖土豆、油炸虾尾、锅塌豆腐、一盘清蒸鱼应该是中午剩下的、肉沫红烧茄子,还有一个瘦肉鸡蛋丝瓜汤。
都是些家常菜,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可口下饭,也不容易。
单从这些菜,南北菜系和饮食习惯。在这个家已经融合了。
李小姐过来刷一声拉开厨房门笑着问了一句:“需要帮忙吗?”
丽芳和雪梅没有说话。
小崔回头笑道:“不用了,马上就好了。”
李小姐说:“好吧,人多了在厨房也转不开。辛苦你们啦。”
说完又刷一声拉上厨房门走了。李家厨房具体多大丽芳没有量过,但目测少说也有二三十来个平方。
那盆汤用一只白底蓝花的大瓷碗盛着,里面还放了一只洁白的瓷勺。乳白的汤汁,碧绿的丝瓜条金黄的鸡蛋之间夹杂着粉嫩的瘦肉丝。上面还点缀着点点葱花。一看就就想喝。
丽芳笑着问:“这是你们谁的手艺呀?”
小崔回头说:“嗨,我看见早上赵师傅买了丝瓜,瞎做的。”
丽芳请教:“为什么鸡蛋要煎成块放在里面?直接把汤做好了起锅前把蛋液倒进去,做成蛋花不好吗?”
小崔说:“煎一下香啊。你看这汤色白白的,蛋花有有这效果吗?”
丽芳决定改天试试。
雪梅没有插话,只管把配好的菜递给小崔,再把炒好的菜端到一边放好。
另外一口锅里,大半锅水已经沸腾了。
小崔炒完最后一个菜,开始煮饺子。
丽芳和雪梅拿了餐具出去摆,又把炒好的菜朝餐桌上端。
看来这段时间两人没少配合。
老爷子和垚垚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象棋。
李老太太带着莹莹和梅姨坐在沙发上,李小姐也坐在沙发的一角。
梅姨不时问一下莹莹哪一年生的?读多久幼儿园啦?该什么时候上小学之类的。
李老太太一一简单作答。
李小姐偶尔也补充一下莹莹的日常趣事。惹得两位老太太轻声笑。
气氛倒也祥和。
李小姐不经意间朝这边一看,发现了丽芳和雪梅在忙碌,于是起身来到餐桌这边,帮忙端菜。
雪梅说:“李小姐,我们马上就端完了,你等着吃就行了,不用忙活了。”
李小姐轻轻皱着眉头直直看着雪梅。
雪梅也不看她,说完就又快手快脚地干着自己手上的活。
李老爷子叫道:“小李,你去地下室叫老赵上来吃饭。”
于是,李小姐朝地下室去了。
垚垚说:“饭好了没有啊?一会周老师在那边等着急了。”
丽芳说:“马上就好了,你们这局下完就别下了。”
垚垚起身说:“那别下了,这一局还要好久呢。”
老爷子笑哈哈地说:“男子汉愿赌服输,眼看着要输,就找理由撤。哪能这样啊?”
李老太太笑道:“你和孩子认什么真呀?”
梅姨笑道:“你爷爷小时候比你还耍赖呢。那一年他回老家过暑假,和小伙伴打赌输了,自己跑得躲了起来,全村人都帮着找,最后才在柴垛里给找了出来。我们的外公外婆吓死了。”
说完自己用手轻轻抚着胸口平喘。
垚垚笑道:“我记下来了,以后爷爷再说我,我就说他。哈哈。”
李老爷子笑得眼角鱼尾纹更深了,对梅姨说:“我们都多大年纪了?还拿小时候的事出来糗我。”
垚垚笑着跑去洗手。
李老太太对李老爷子说:“你也去洗洗手,别光顾着笑。”
赵师傅和李小姐上来了,饺子也正好出锅了。
今天的饺子,不用吃就知道馅里有韭菜了。薄薄的皮儿里透出绿色,随着厨房门打开,韭菜的香味早就飘满了客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