垚垚和李先生一起回来的。
父子俩进门的时候,丽芳和李小姐并不知道。是听了莹莹欢叫着爸爸哥哥,才知道他们回来了。
李先生抱起女儿问:“莹莹在写什么?爸爸看看。”
莹莹傲娇的说:“我要给哥哥先看。”
李先生故作失望的说:“那好吧,我只能等哥哥看完再看了。”
垚垚一把从餐桌上拿起妹妹的作业本匆匆看了一眼说:“写的真丑。”说完跑去洗手了。
莹莹马上反击道:“你才丑,你最丑!”
她现在也进步了。以前遇到这种事,她张嘴哇的就开始哭。
李先生捡起来看了看,认真的说:“也不是很丑,下次肯定能再进步一点。”
莹莹高兴的说:“那当然啦。老师都说我进步快。哼。”
晚饭后,雨停了。
两个孩子跟着周老师上楼学习去了。
又过了一会,门铃响了。丽芳跑出去开门。
李老爷子和小崔母女俩站在院外。
李老爷子问:“你们吃过饭了吗?”
丽芳说:“吃过了呀。”
老爷子点了点头,带头朝院内走去。
小崔走在最后,朝丽芳笑着点了点头。
丽芳问:“怎么啦?”
小崔调皮的眨了下眼,没说话。
丽芳最后进屋,见李小姐端走了果盘,准备重新再切一些。李先生正在泡茶。
大家都落座后,梅姨开口了:“大侄子,我们这一趟过来,真是麻烦你们了。”
李先生手上动作着,嘴里轻声说道:“应该的。您别客气。”
梅姨接着就说:“正好赶上你们又添丁,本来该等到满月送完祝福再回去的。可是呢。我们来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小崔家里事情多。就先回去了。”
这段话有点长,梅姨歇了两次才说完。
小崔坐在自己妈妈身边,眼睛望着茶几。
李老太太面带微笑,眼睛一刻不离的看着儿子那双手。那是一双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关节匀称薄厚适中,灵巧的双手。
就是这双手,修长有力,肌肤紧致,肤色均匀。不但能手法精美的泡茶,还能在电脑键盘和钢琴的琴键上跳舞。
还没等李先生开口,李老爷子说:“再过半个月小艾他们就能回来了。我说让你再住一段时间,你偏不听。好不容易来一趟。”
李先生赶在梅姨开口前问道:“您的病现在好点了吗?”
梅姨轻轻喘了口气,用手慢慢的拍打着自己的胸部说:“比在老家好了一点,但医生还是没有找到过敏源。”
小崔听了妈妈的话,开口说:“其实就是用了一些能缓解的药物。”
李先生和小崔本是夹角坐着,听了小崔的话,李先生轻轻侧头看了一眼。并没有理会。开始把泡好的茶一杯杯端到各人的面前。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都喝起茶来。
过了一会儿,李老太太开口道:“过敏源本来就很难查的。小崔说的也没错。这些缓解症状的药,在哪里吃效果都一样。”
李老爷子说:“和气候也有一定关系。”
李先生嗯了一声。表示认同。
梅姨呵呵笑了两声说:“和气候有关那我也不能长期住在这边呀。大侄子,姑姑不能喝你孩子的满月酒了,只能提前恭贺你了。”
说完,梅姨就对小崔说:“给我吧。”
小崔欠了欠身,从牛仔裤后面的口袋里掏出一只红包,递给了妈妈。
梅姨伸手递给李先生说:“这里面有一千块钱,算是我给你的贺礼了。”
李老太太说:“他姑,我们不兴这样的。你快收起来吧。”
梅姨转而看向李老太太问:“嫂子,我知道,甭管我拿多少,对你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就是我的一点心意,让孩子收下吧。”
李先生看了看父母,又看看梅姨,放下茶杯,双手接了过去说:“那我就替孩子谢谢您了。”
说完了,又看向小崔:“你准备订哪一天的机票?”
小崔说:“尽快吧。”
李先生看了看手表说:“把你和姑姑的身份证号告诉我吧,我让人给你们定。”
梅姨说:“那赶情好。”
又坐了一会,喝了几口茶,梅姨说:“大侄子,你如果有时间,陪着你爸爸妈妈回老家去看看吧。虽说你从小不在那里长大,可那里毕竟是你的根,再说还有我们在呢。还怕回去没有一口热饭吃啊?”
李先生似乎有些动容,回答道:“哎,好的。”
梅姨又转头对老爷子说:“哥,你真该趁着身体还好,和我嫂子再回老家去看看。这些年变化真不小。家家户户新修了房子,路也修好了。再也没有那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的泥路了。路两边也像你们城里一样种上树了哈哈。”说出这段话,感觉她费了老大劲了。
老爷子听得满脸神往,不住的点头说:“是有好些年没回去过了。等大环境稳定一点了,还真想回去看看。”
梅姨又说道:“咱们小时候爬过的山也都种满了果树。游过泳的那条河也修起了高高的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