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陈天王的嘱咐,王大斗自信满满,说着自己的办法。
“天王放心好了,末将已经有了计划,两军之兵抵达松花江后,便会立即轻兵向东,然后沿北岸修建堡垒,相隔百里,便造一大堡,屯兵一师,百里之间,再置数个小堡,分卒,旅镇守,然后置烽火台!”
“各堡,各寨之间,舟船往来,巡逻江面,一处有警,则诸堡支援,必可以让清妖,不得北窜!”
“嗯。”
陈天王微微颔首,他说道。
“两军共计十师,四十旅,大抵是够了。”
“依江北筑堡寨,再依托江面上的舟船,必可使清妖,不得北进!”
好吧, 以清妖现在的能耐,神军以师坚守的大堡,清妖们是绝对啃不下来的,而旅级工事,清妖们想啃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死个三四千人,耽搁个几天功夫,也是啃不下来的——在睢州之战时,充当主力的的杨白劳所部,不过是神军一个旅,不照样打崩了多铎的数万大军?
以清妖的能耐,想吃掉神军的一个旅,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堡垒还是沿着松花江北进行修筑,就位之后,还会迅速的用随军的民夫,工匠们,打造船只,拱卫城防!
再配合着松花江这条水路,各堡之间能够快速的运兵,增援。
清妖想以北此逃,那纯粹是妄想。
而且,陈天王估计,大股清妖,也不太可能会向北溃逃——逃到北边能干什么?
这会,别说是松花江以北了,就是松花江所处的东北中部,也是一片的蛮荒,人烟罕见到了极点,清妖就是真跑到了北边,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还不是要冻死在冰天雪地里面去?
而这边,陈天王兵出辽西的时候。
辽南方向,也开始了进兵。
辽南登陆的四个军,并没有统一的主帅,而是各部皆有自己的战斗任务。
左三军在刘良佐的带领下,直趋辽河口而去,他的任务是扫荡周遭的,陈天王来不及料理的辽西清妖,捎带着向海州挺进。
而中六军则在黄得功的带领下,于金州(旅顺)登陆,扫荡辽东半岛南部。
辽东半岛南部的地形,还是蛮复杂的,而且这地方的清妖庄子,也是非常的多的。
因此需要更多的兵力进行扫荡,因此陈天王还给他加强了三个师的兵力。
右三军则在刘泽清的带领下,在辽东半岛的东部,凤凰城附近登陆。
会同黄得功一块,扫荡辽东半岛上的清妖。
还有两个师,则是由陈天王的便宜老丈人杨白劳带领,他的任务比较艰巨,从山东出海后,会携带大量的补给,绕过朝鲜半岛后,在海参崴登陆,彻底的阻断清妖退外辽阔的外东北的可能性。
诸路大军齐赴辽东,但战争却还没的打响。
因为陈天王现在活跃着的辽西,根本不见半只清妖的影子,连锦州等坚城,清妖都没有留兵去守——可能是知道,留兵也守不住吧?
神军所过之处,只见清妖斥候狼狈逃窜,而不见有清妖,敢一试神威威严!
真正的大战,最先发生在了科尔沁草原上!
北风呼啸。
还稍稍带有一丝寒意。
姜镶统领着的中三军,出现在了辽河南岸,后世的通辽,双河两地的中间位置,辽河朝南弓起的月牙弯那。
此时,牧草已经微微的泛绿,长出来了嫩芽!
冬日的冰雪消融之下,江河横溢。
远处蒙妖背后的辽河,涛涛不绝。
姜镶立于中军位置,战马前蹄不是刨几下地面,将那单薄的嫩草给刨开,露出其下,那肥沃的,远甚于姜镶老家的土地。
中一军,后一军两军之兵,排列出来了整齐的阵列。
正严阵以待,看着面前的蒙妖们!
一众蒙妖们,正立马于战场上面,看着远处,那列阵迎敌的两万神军!
聚集在这里的蒙妖妖兵,足有四万余众,是整个科尔沁草原最后的军事力量了!
而他们的身后,则是近十万逃亡至此的科尔沁部众!
此时,统领着四万余众的巴达礼,吴克善等蒙妖妖头们,表情显得格外凝重。
他们是被一路,压缩生存空间,逼到这里的。
姜镶用兵,还是颇为老道的,他领兵从燕山的小径,进入到蒙古境内后,便一路从科尔沁草原的西南方向,扫荡燕山以北的蒙古部落,中三军,后一军, 组成巨大的钳形攻势,犹如那螃蟹张开的大钳子一般,席卷而过科尔沁草原,所过之处, 大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恐怖如斯。
呈碾压之势,蒙妖们丧胆而逃,被驱逐着往姜镶为他们准备的坟墓而去——辽河由东驶向南方时的那个月牙弯内!
当逃到这里后,科尔沁的蒙妖,这才意识到了一件事!
从西南方向一路席卷而来,断绝了他们向西逃窜的姜镶所部,一直以来,就是为了将他们驱赶到辽河河畔!
因为到了这里, 他们便无路可退了,身后滔滔的辽河,此时成为了天险,阻碍了他们的退路,虽然蒙妖们可以借助羊皮筏子,或乱七八糟的渡河工具,渡过辽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