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帮忙把孩子打理好,就回了自己的屋子,林芝平时能帮忙搭把手就不错了,指望她带孩子是不可能的,她宁愿到地里干活,也不想搞这两个小婴儿。
秋收如火如荼,林芝在田地间忙的脚不沾地,这段时间着实把林芝给累坏了,累得她都想撂挑子不干了,她小时候干农活也只是搭把手,现在跟着自家大儿子到田里干活,她就是主干之一。
朱有田看着自家娘亲,累的脸色不好,也很心疼。
“娘你到田头坐着歇一会儿吧,剩下的儿子来做,咱家也没剩多少了,最多再两天就收完了,你之后就别来田里了。”
林芝没好气的看着他一眼。“你以为我不想歇着呀!我是看这几天天气好,想着尽快弄完,估计这天也晴不了几天了,我们要在下雨之前把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完,别等到时候下雨了,你难道想让豆子在地里发芽吗?”
“怎么可能,这天气晴的这么好,怎么会下雨,没听村里的叔伯们说过要下雨了呀?”
“可能时间有点长,他们没看出来,但是根据娘的经验来看,应该也就四五天的时间,咱还是干快一点吧,争取这两三天干完,等到下雨的时候,在家歇几天。天晴了就可以把地翻一下,种冬小麦了。”
说着话两个人一点也不敢停歇,快速的弯腰割了起来,傍晚的时候,终于把所有的豆子都捆在架子车上,大儿子在前面拉,林芝在后面推。
两人正往家赶,小儿子就迎了过来,看见大哥和娘正拉着豆秸往家走,也赶紧上去帮忙推车。
这一亩多地的豆子一天就割完了,明天去把地里的玉米掰了,长寿果拔了,地里的庄稼就全部收完了,高粱林芝和大儿子早就割完了,高粱杆都在田地里捆扎好了。
林芝和大儿子两人到家时,小闺女正在院子里收高粱,儿媳也包着头巾在帮忙扫。林芝赶紧走过去,把她撵回了屋。
“你一个病号就别在这瞎捣乱了,赶紧到屋里待着去,别到时候吹了风,以后头疼。”
大儿媳笑的甜滋滋的,连声说着好好好。
“你咋不看着点你嫂子呢?她出来你不知道把她撵回去,让你看着她点,你都不看好她,我可跟你说,你以后可别学她,该歇着的时候就歇着,你要是把身子弄垮了,谁能替你挨着。”
朱珍珠只看着自己家娘亲笑,啥话也没说。其实她是叫嫂子回去的,但是嫂子死犟死犟的,一点也不听她的,非说自己没事儿,说她在家时,她娘生她小弟的时候,才生完就三四天,就下床干活了。
珍珠还威胁她嫂子,说娘回来肯定说她,她嫂子还不信,看吧,这不就被她说准了。她娘亲是啥人?珍珠心里还是有数的。别看有时候数落人是一点不留情面,但是娘的心是热的,她从来都不舍得他们这些孩子受苦。
珍珠很羡慕她嫂子,有她娘这样的婆婆,如果她以后的婆婆也能像她娘一样就好了。
林芝帮着小闺女把高粱全部装进麻袋里,把晒干的高粱扛回地窖,林芝这才去厨房做饭。
煮了一点粗粮粥,放了新下来的绿豆,在锅下添了点柴,让粥在锅里面煮着,挖了一些磨细的玉麦面,又在里面放了一点小麦面,这才倒水和面。
等锅里的水开了,林芝把面拽成面饼贴在锅边,贴了两锅饼之后,把锅中的稀饭用小火慢慢的熬。
林芝去后面的菜园里拔了一些青菜,又摘了几颗青椒,回来之后林芝把青菜放到小锅里炒了,把青椒洗干净里面的籽去掉,直接放在石臼里捣碎,又加了几颗蒜子,放了一些盐滴了几滴香油。
又给儿媳妇下了一小碗面,打了两个荷包蛋,荷包蛋里放了红糖,一碗红糖荷包蛋,一小碗面足够她吃了。
林芝让儿子把儿媳妇的饭菜端进去给她,就把饭菜端进堂屋,一家人这才坐下来吃饭。
吃完饭之后小闺女去把碗洗了,小儿子在自己的屋里写大字和看书,林芝走进去,让他不要看太晚了,晚上看书对眼睛不好,油灯本来就不亮,在灯下看书更是熬眼睛,小儿子的记忆好,没必要那么刻苦。
十几天的时间,把庄稼地全部收完了,又过了几天下了一场小雨。等到官府来人把粮食全部收了上去,剩下的粮食林芝看了看,也够自家吃一年的了,作为农民就是这样,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虽然不能顿顿饱,但至少不会饿肚子,林芝手里现在有点钱,帮小闺女买铺子的时候,自己也买了两间中等铺子,手里的钱也花了700多两,去掉小闺女的嫁妆,林芝手里现在还剩八百两银子。
这些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的500两,也才花了几十两,还有440多两,这样加一加手里还有一千二百多两,不过林芝还想,如果能遇到合适的庄子,再买一个庄子。
林芝把铺子租了出去,每年能有20两的进账,虽然这些对于要上学的小儿子来说杯水车薪,但是好歹有进账,至少秀才之前是能供得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