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北市的土地上,秋日的晨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一片金色让这片土地开始变得生机勃勃,这也许预示着胶北市新的机遇来临。
胶北市这几年发展缓慢,这几年,胶北市传统行业凋零,商业市场建设没有赶上时代的大潮,在胶北市没有几家大型的商场和市场。从地理位置来说,胶北市地理位置优越,它处于全省的东南部,与经济发达的广海市不远,交通处于三个省的交叉点,从古至今,胶北市的河运经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
有这么好的交通和地理位置结构,按照正常的来说,胶北市比胶南市更容易成为省的发展重点,但是由于这几届市领导在经济建设上守成有余,开拓意识不足,胶北市这几年的财政一直靠传统产业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经济开始萎缩,胶北市的财政已经越来越枯竭。因为如此,胶北市的人民收入远低于周边城市的收入水平,这也导致了胶北市的商业极度不发达,很多人买高档商品都得去省城或周边城市。一兴百兴,一败百忘,胶北市如今处于了百废待兴的地步,他的经济在全省经济已经排在了末尾。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这几年胶北市的官场斗争如火如荼,为了利益,他们像演绎宫斗剧,杀的你来我往。如此,胶北市的官声在全省非常有名,已经有两任市长、市委书记因为官场斗争和经济问题落马。
今天这座城市即将迎来一位新的掌舵人——王晓东。在省委书记对王晓东的工作肯定和极力推荐下,省委常委会通过了对王晓东胶北市市委书记的任命,临危受命,王晓东感觉到身上担子的沉重,他肩负着推动城市发展的重任,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他坚决踏入了这片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土地。与此同时,李丽玔也追随丈夫的脚步,一同迎接新的生活。
在前往胶北市的车上,王晓东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此次调任是组织的信任,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胶北市的官场严峻程度,简直有些令人发指,这么多官员前赴后继,你争我夺,导致一届届政府官员集体前往教育培训中心踩缝纫机。而胶北市的城市建设也被他们搞得鸡飞狗跳,民不聊生。
整治官场、调整经济,要找好一个支点,牵一发动全身,让胶北市的各方面活起来,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实际实施起来却千头万绪,只能靠时间一点点着手,但省委给王晓东的时间并不多,王晓东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承重,李丽玔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心思,轻轻握住他的手:“晓东,这么多困难我们都过来了,我相信你行的,我们不会辜负省委的信任,我一起面对。”王晓东转过头,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初到胶北市,王晓东迅速展开调研。他穿梭在大街小巷,深入了解城市的经济、民生和环境状况。眼前的景象让他深感忧虑:城市基础设施陈旧,环境污染严重,企业发展滞后,商业凋零。百姓生活质量亟待提高。在调研过程中,王晓东敏锐地察觉到,这座城市的官场氛围并不简单,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利益纠葛盘根错节。
为了打破僵局,王晓东决定从改善城市环境入手,狠抓城市环境治理,推动全市干部一起加入创造全国卫生城市工作,继而推动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工作。在第一次常委会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却遭到了部分常委的强烈反对。
“王书记,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及申报文明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目前胶北市财政紧张,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们的干部群众,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工作,估计,反对意见会非常大,对我们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作会非常抵触。”一位常委皱着眉头说道。
“而且,这项工作难度极大,一旦失败,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另一位常委附和道。
面对质疑,王晓东耐心解释:“各位,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改善民生。我们胶北市目前城市建设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建设脏乱差,这样的环境,怎么会有人愿意投资,改善环境,是改善城市面貌的第一步,这是胶北市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不能错过。”
尽管王晓东据理力争,但会议最终陷入僵局。王晓东赴任胶北市,第一次常委会就无疾而终,回到家里,王晓东心情沉重。感觉身上被沉重的乌云压着,难展手脚。李丽玔看到丈夫疲惫的样子,心疼不已:“晓东,事情急不来的,一步步慢慢来,我相信,我们努力下,胶北市的干部职工总有理解的这一天。”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林熙的女干部找到了王晓东。林熙曾在基层工作多年,对胶北市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对王晓东的理念十分认同,主动请缨,向王晓东自我推荐,希望能协助他推动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申报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