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北市的夏夜,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街头巷尾弥漫着烧烤的香气,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夜市中穿梭,笑声、叫卖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这是一片充满烟火气与活力的场景。
一场突如其来的纷争,打破了夜市的和谐。夜晚,城管的执法车出现在了夜市边,对夜市临街摆摊进行了临时清理执法。
“我在这儿摆摊都好几年了,凭什么说不让摆就不让摆!”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涨红了脸,对着城管队员怒吼道。他的摊位上,摆放着各种手工饰品,此刻正被城管队员们围在中间。
“市里新规定,为了让夜市经济有序,发展经营正规,市里要求规范夜市秩序,保障大家的安全,因此,今后的夜市不允许随地乱占乱摆,必须在城管的整体规划下,统一规划摊位。”城管队员耐心地解释着,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
“新规定?我们在这个地方摆摊几年了,大家都是这么摆,夜市一直都是火爆活跃,也没有看见夜市很乱啊,你一句重新规划,就不准我们老摊主摆摊了,这不是断了我们的生计吗!”男人情绪激动,伸手就要去推搡城管队员。周围的摊主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指责城管执法不公。现场瞬间陷入混乱,争吵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王晓东和李丽玔晚上正好也在逛夜市,体验一下居民的夜市生活,没有想到就遇到了城管执法和摊主的冲突。他立刻冲到了执法队员和摊主跟前,隔开了城管队员和摊主:“大家都冷静一下!有话好好说,别伤了和气。”
李丽玔也赶紧跟了过来,安抚着周围愤怒的人群:“各位乡亲,这位是我们市委的王书记,有事大家冷静一下,好不好?”
在王晓东和李丽玔的劝说下,人群的情绪逐渐平复。王晓东目光诚恳地看着大家:“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夜市是大家谋生的地方,也是胶北市的一张名片。这次统一规划摊位,是为了让夜市更加有序、繁荣,给大家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王书记,道理我们都懂。可这一规划,我们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忧心忡忡地说道。
王晓东握住老奶奶的手,温和地说:“奶奶,您放心。我们在规划夜市时,会充分考虑大家的利益,尽量减少对生意的影响。而且规划摊位,我们会优先让老摊主经营,毕竟,活跃夜市经济,还是需要老摊主来撑住口碑,为了活跃夜市经济,市里还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大家把生意越做越好。”
尽管王晓东言辞恳切,但仍有部分摊主心存疑虑。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女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她叫陈希,是夜市上的一名网红摊主,凭借独特的美食吸引了众多顾客。
“王书记,我相信您的初衷是好的。但规划夜市不能只靠政府单方面决定,也应该听听我们摊主的意见。”陈希温柔的说,声音清脆。
王晓东眼前一亮,赞许地看着陈希:“你的提议非常好,夜市经济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建设好,也需要大家一起扶持!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吧,明天我们组织一场摊主座谈会,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制定夜市的发展方案。”
摊主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场危机暂时得到化解,但王晓东知道,夜市的问题远不止摊位规划这么简单。
回到家后,王晓东坐在沙发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李丽玔给他端来一杯茶,轻声问道:“晓东,还在为夜市的事烦恼?”
王晓东接过茶,喝了一口:“丽玔,今天的事让我意识到,我们在推动夜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得还不够周全。夜市不仅是经济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既能规范管理,又能保留其特色和活力的办法。”
李丽玔在他身边坐下,温柔地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对了,今天那个叫陈希的姑娘,我觉得她挺有想法的,或许可以多听听她的意见。”
王晓东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她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群众参与的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把夜市办好。”
第二天,摊主座谈会如期举行。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陈希率先说话:“王书记,夜市经济不光是市井经济,也是我们胶北市的文化和文明的体现,我建议在夜市设立一个文化展示区,展示我们胶北市的文化艺术,也展示胶北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既能吸引游客,又能传承和弘扬本地文化。”
“这个主意好!”王晓东眼前一亮,“我们还可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美食节等,丰富夜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夜市的吸引力。”
然而,就在大家为陈希的提议点赞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这些文化展示花费,最后还不是会摊到我们摊主身上,增加我们的经营负担,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说话的是摊主赵强,他一直对夜市规划心存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