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境开发示范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暗潮涌动。这天清晨,王晓东刚到办公室,省政府秘书长杨刚便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攥着一叠文件。
“王省长,出事了。” 杨刚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急促,“负责示范区南部高速路段建设的鑫达建筑公司,被曝偷工减料,现在工程进度停滞,周边村民也开始抗议。”
王晓东眉头紧皱,迅速翻开文件查看。现场照片里,新铺设的路面出现多处裂缝,混凝土标号明显不达标。“立刻通知省交通厅、质量监督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此事。还有,联系鑫达公司负责人,我要亲自和他谈谈。”
与此同时,在省委书记罗卫国的办公室,常务副省长李维民正在汇报情况。“罗书记,这次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太恶劣了,示范区建设本就备受关注,现在出了这事,外界质疑声不断。”
罗卫国面色凝重,“必须严肃处理,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减少对示范区建设的负面影响。”
鑫达建筑公司的老板周明远被叫到了省政府。面对王晓东严厉的目光,他额头上直冒冷汗。“王省长,我真的知道错了,都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我监管不到位。”
王晓东拍了下桌子,怒道:“周明远,示范区建设是关乎民生和发展的大事,你竟敢偷工减料!你知道这不仅危害工程安全,更寒了老百姓的心吗?”
“王省长,我愿意整改,一定加大投入,保证后续工程质量。” 周明远苦苦哀求,“而且我和当地赵氏族长赵雄关系不错,这次工程还雇佣了不少赵氏族人,要是公司被处理,恐怕会影响和大族的关系,不利于示范区建设啊。”
王晓东眼神冷冽,“别拿这个说事,违法违规就必须承担后果。至于和大族的关系,我们会妥善处理,但绝不能成为违法的挡箭牌。”
果然,赵雄很快就带着几个族人来到县政府,为鑫达公司求情。“李县长,周老板一直和我们合作得不错,他的公司要是倒了,族里不少人都要丢工作,这开发还怎么搞?”
县长李华耐心解释:“赵族长,这次是原则问题,工程质量关乎大家的生命安全,政府必须严肃处理。不过您放心,后续会安排其他企业接手工程,保证族人有活干。”
赵雄却并不买账,“哼,说得轻巧!我们只认周老板,换了别人,谁知道会不会拖欠工钱,会不会照顾我们族人?”
事情陷入僵局,王晓东决定再次亲自出面。他来到赵雄所在的村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和赵雄促膝长谈。
“赵族长,我理解您担心族人的生计,但鑫达公司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和道德底线。如果不处理,以后其他企业有样学样,示范区建设还怎么保障?” 王晓东语重心长地说,“而且政府已经联系了几家信誉良好的企业,他们承诺会优先雇佣赵氏族人,工钱也会按时发放。”
赵雄沉默良久,“王省长,我相信您。但要是新企业做不到承诺,我们赵氏可不会善罢甘休。”
就在工程质量风波逐渐平息时,另一个矛盾又凸显出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示范区内的一些自然景观被开发成景区。但当地大族中的一些人认为,这些景观是祖先留下的圣地,商业开发亵渎了神灵,开始组织族人阻挠施工。
在一处即将建成的古寨景区,数十名族人手持棍棒,拦住施工车辆。景区开发商刘总急得团团转,打电话向王晓东求助。
王晓东赶到现场时,气氛剑拔弩张。一位年长的族人站出来,激动地说:“王省长,这古寨是我们祭祀祖先的地方,不能被改成赚钱的工具!”
王晓东示意施工人员暂停,走上前去,“老人家,我明白这些地方对你们的意义。但开发旅游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你们的文化,同时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可以调整开发方案,保留古寨的祭祀功能,只是在周边合理建设配套设施。”
这时,赵雄也闻讯赶来。他看了看现场,对族人们说:“大家先冷静,王省长一直为我们着想,听听他的办法。”
在王晓东的协调下,开发商和大族代表坐到了谈判桌前。经过几天的协商,最终达成协议:景区保留古寨核心区域用于祭祀,周边开发部分作为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同时安排大族族人参与景区管理,既能保护文化,又能增加收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人才专项资金的投入,大量外来人才涌入示范区,这让当地一些传统手工业者感到了危机。他们认为,这些高学历人才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冲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传统手艺。
在示范区的一个小镇上,一群手工艺人聚集在镇政府门口抗议。“我们祖祖辈辈靠做手工为生,现在来了这么多人搞什么高科技,我们的手艺没人买了,让我们怎么活?” 一位老木匠愤怒地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