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刀片是钢铁厂的副产品。
为拓展市场,厂里增加了产品线,有人提议生产收割机刀片。
因为用的是钢材边角料,成本很低,销量很好。
近年来,钢厂停产,但工厂仍坚持生产刀片,产量翻了几倍,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杨厂长,我从没做过销售,你让我处理这事,这不是为难我吗?”
“这跟你没关系,只要解决问题就行。”
杨厂长前几天看过何雨柱的报告,对他提出的建议印象深刻。
他认为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何副厂长,如果您有想法,请说出来,厂里现在很困难。”
“上个月工资只发了八成,我上次出差的费用还没报销。
如果能卖掉这些积压的产品,希望我的费用能得到报销,不然我家可能就没饭吃了。”
“可不是嘛,何副厂长跟大领导关系好,肯定有办法,快帮厂里跑跑业务。”
何雨柱在心里苦笑。
自己虽能直达天听,与大领导较为熟稔,但实际上并无完整的圈子。
然而,自从穿越至此便融入了钢铁厂这个圈子,要说毫无感情也不现实。
谁又能离得开一个圈子呢?
前世的何雨柱深知,许多宅男即便靠写网文也能赚不少钱,却因缺乏圈子,连找对象都困难,遑论社会地位。
因此,无论个人多么优秀,背后也需要一个圈子作为支撑。
杨厂长与何雨柱在后厨共事一年多,对他有所了解,知道他并无特殊背景。
“各位先回吧,我和李副厂长、何副厂长商量下,尽快拿出方案!”
待众人离去,杨厂长才将实情告知何雨柱。
其实,何雨柱并非全然不知,毕竟每日到厂工作,厂里的主要问题还是明了的。
近年来,全国多数钢铁厂积压大量钢材,如今市场重启,大家急于甩货,致使供过于求,难以出售。
“老杨,凭你的资历,应该有不少人脉吧,怎会被这事卡住?”
“说起来容易,现在库存的钢材已超五成。
各家工厂不敢停产,否则成本过高,根本撑不住。
这样一来,库存压力更大,实在棘手。
虽然有些关系户,但现场沟通更为妥当。”
“我找你来,就是想让你陪我们走访。
你思维敏捷,或许能帮上忙。”
李副厂长多次欲插话未果,此刻终于开口:“杨厂长,我主抓销售,您二位去联系即可,带小何是否多余?三人同行还会增加开支。”
“李副厂长言之有理!”
何雨柱正发愁如何拒绝,听闻此言立刻表态。
“李副厂长,您虽负责销售,但至今毫无进展。
如今正是厂里生死存亡之际,必须齐心协力,多一个人多份助力,别只顾自身利益!”
"柱子,你就别总是打退堂鼓了,能帮就帮一把吧。
要是这个难关过不去,咱们这家厂可就真的有危险了!"
何雨柱无法推辞,只能点头答应。
"那行,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咱们一起出去。"
形势确实很严峻。
何雨柱一路跟随,杨厂长连续拜访了三家机械厂,对方都很热情,款待周到,但只要一提到合作事项,就开始转移话题。
显然,这些厂家没有购买意向。
跑了五家之后,杨厂长已经有些泄气了。
"我在京城的关系几乎都快跑遍了,只剩下一家以前合作得还算不错的厂子。
如果再不成,咱们就得离开北京开拓市场了!"
杨厂长语气沉重。
这家农业机械厂以生产收割机和铡草机为主,刀片是其核心产品。
这家农业机械厂规模不小,若能达成合作,红星钢铁厂生产的刀片完全可以被全部接收。
杨厂长的脸面挺大,一听说他到了,对方厂长亲自到门口迎接。
很快将他们带到接待室。
"云厂长,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啊,希望你能伸出援手!"
"杨厂长,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记得当年我们厂的刀片供应中断时,你们厂特意开辟了刀片生产线,给我们提供了刀片。
到现在我都记得,非常感谢!"
"这次的事情还是跟刀片有关。
云厂长,你知道的,这两年我们的工厂停产了,但刀片生产线一直在运作。
现在厂里囤积了一批刀片,如果不尽快卖出去,资金链就会断裂。"
"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只好厚着脸皮来找你,看看贵厂能否帮忙消化一部分?"
云厂长原本笑意盈盈,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岛国刀片在亚洲的性能首屈一指,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德国。
然而,德国刀片的价格更高,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岛国刀片依然是市场的优选。
尽管如此,德国刀片的性能也仅达到1000亩的标准,福源对此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居然有企业能达成这一水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