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岁月,少年启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悠悠的讲述声在寺庙那宁静的庭院里悠悠回荡,恰似那蜿蜒的潺潺溪流,绵绵无尽,仿佛能淌进人灵魂的最深处。
这故事没有句号,就像时间没有尽头,只有那仿若通往无尽虚空的省略号,在岁月里无尽延伸。
小和尚坐在蒲团之上,听着听着,脑袋便开始不受控制地一点一点的,恰似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很快就陷入了甜美的梦乡,呼呼大睡起来。老和尚静静地坐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一抹温和的笑意悄然爬上脸庞,那笑容里满是慈爱与包容。老和尚瞧着开山大徒弟可爱憨态的样子,缓缓从台阶上站起身,那起身的动作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悠然,随后伸手轻轻摸了摸自己光亮的光头,眯着眼,目光透过那层朦胧的雾气,像是穿透了时空,轻声感叹:“人生漫长啊,犹如在苦旅中独行,回首往昔,不过是一场大梦啊!”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裹挟着无数的过往与沧桑。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竟一晃便是十年悠悠岁月。这十年,就像一阵风,吹过了山寺的每一个角落,却未在老和尚的容颜上留下丝毫痕迹。可小和尚却已从当初那个稚嫩懵懂的孩童,出落成了朝气蓬勃的少年模样。整整十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老和尚翻来覆去讲着这一个故事,那故事里似乎藏着无尽的禅机,又似乎只是一段简单的重复。而小和尚也安安静静听了十年,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却没能改变老和尚讲故事的频率,也没能改变小和尚听故事时的沉睡状态。
一天,阳光依旧不偏不倚地洒落在庭院的每一寸土地上,老和尚又如同往常那般,坐在台阶之上,开始讲故事。台下的“听众”依旧只有小和尚一人,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不知情的人若路过此处,听闻这讲述声,怕是要满心疑惑:“这偌大的寺庙,其他人都去哪儿了?为何只有一老一少在此?”老和尚的声音一如既往,平缓而又沉稳,还是讲着那个与这座山、这座庙一样久远的故事。小和尚坐在那里,眼皮开始打架,不一会儿,就又陷入了那种昏昏欲睡的状态。只是这一次,老和尚没有像往常那样伸手摸自己的光头,而是抬手轻轻摸了摸关门弟子,也就是小和尚的小脑袋,那抚摸里带着几分不舍,又带着几分期许。
老和尚的身影消失在庭院的拐角处之后,小和尚像是察觉到身边没了人,先是缓缓睁开一只眼,那只眼睛里带着几分警惕,小心翼翼地瞧了瞧前方,确认师傅已经离开,才慢悠悠地睁开另一只眼。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似乎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随后摇了摇头,像是想起什么好玩的事儿,瞬间又欢快起来,恰似一只久困牢笼后重获自由的小麻雀,活蹦乱跳,一溜烟便跑远了,只留下空荡荡的庭院,还回荡着他刚刚的笑声。
老和尚在昏暗卧房之中闭目养神,那卧房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静谧而又安宁。突然,他像是感知到了什么,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眼眸里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意味深长地喃喃道:“是时候了!”那声音仿佛是对自己说,又仿佛是对这悠悠岁月说。
小和尚从台阶上爬起来,没有丝毫犹豫,径直往后山跑去。后山那崖壁上刻着一些奇异的图画和文字,那些图文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能打开一个未知的世界,比起师傅讲的故事,有趣多了。这还是小和尚六岁时的奇妙发现。那时,他和师傅因为一点小事闹了别扭,负气之下,一个人跑到后山。不巧的是,天色渐晚,山林里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他七拐八拐,竟迷了路。就在他满心焦急之时,来到了崖壁前,瞬间,那些神秘的图文映入眼帘,仿佛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小和尚兴奋得满脸通红,连跑带跳地回到寺庙,迫不及待地把这事情告诉老和尚。老和尚听后,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并不相信,只当是小和尚看错了,小孩子的眼睛总是容易被一些虚幻的东西迷惑。小和尚不死心,第二天一大早,就拉着老和尚到后山。可到了崖壁前,却发现崖壁上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些图文一样。小和尚满脸茫然,那表情就像是被人狠狠泼了一盆冷水,还被老和尚轻轻敲了敲脑袋,当作是他调皮捣蛋的小惩罚。
然而,小和尚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件事。第二天夜里,他一夜没睡,翻来覆去,总觉得后山崖壁有古怪。天刚蒙蒙亮,他就偷偷溜出寺庙,自己跑去一看,那些图文竟又奇迹般地出现了。他的眼睛里瞬间闪烁起惊喜的光芒,赶忙又去喊师傅。
“师傅!师傅!”小和尚一路跑一路喊,那声音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响亮,惊飞了几只栖息在枝头的小鸟。
“什么事?”老和尚正在菜园子里忙活,手里拿着锄头,一下一下翻着土,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