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入团部,王野便询问:“团长,之前几个月让我让和尚和喜子带回来的地图呢?”
“都在这呢。”李云龙起身进入内室,打开床头柜,取出厚厚一沓地图。
王野拿来图钉,把地图依次钉在堂屋北墙,最终拼接成一幅巨大的地图。
只见地图中央横贯一条铁路,两侧分布着上百个据点,附近有寿阳、榆次、阳泉以及平定等县城。
地图左侧是省会太原。
堂屋内的氛围愈发凝重。
……
第二天上午,386旅的旅部。
旅部同样笼罩着紧张的气氛。
除了旅长和参谋长,还有一些其他旅部领导。
不过王野对他们并不熟悉,仅认得几位主力团长:772团团长程世发、新一团长丁伟和新二团长孔捷。
李云龙也坐在一旁。
旅长开口道:“人都到齐了,开始吧。”
参谋长对王野说:“小王,你可以开始了。”
王野却回答:“旅长,在汇报前,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旅长答道,“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会告诉你。”
王野问:“这次行动,我们129师会出动多少主力团?”
程世发、丁伟、孔捷与李云龙立刻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想知道答案。
旅长稍作思考,随即严肃地说:“这次行动规模超出你们的想象。仅我们129师就要调动385旅、386旅、新1旅、新4旅、新7旅和新8旅六个旅的三十多个团。若加上120师和115师的兵力,总共有上百个团参与。”
“其中,120师主要负责破坏同蒲铁路。”
“115师则负责京张铁路和平汉铁路的破坏工作。”
“而我们129师的任务是针对白晋线和正太路进行破坏。”
“华北日军不是实施了囚笼政策吗?他们想用铁路做支柱,公路当链条,据点和炮楼作为锁扣,把我们的根据地封锁起来?”
“那我们就摧毁他们的锁扣,切断他们的链条,砸烂他们的支柱!”
“我要看看,到最后,这个囚笼还能剩下些什么?”
程世发、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些团长听后都非常激动。
八路军上百个主力团参战,岂不是能狠狠打击敌人?
王野点头说道:“如果是这样,我们师的目标不妨设得更高一些。”
“目标设高?”参谋长问道,“小王,你能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王野对参谋长说道:“我建议,咱们129师的战略目标不应仅限于破坏正太铁路,而是要集中力量打击乃至彻底消灭驻守阳泉的日军第4旅团。”
“什么?消灭整个第4旅团?”程世发、丁伟和孔捷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连参谋长都久久未能反应过来。
这个目标显然与上级下达的任务相差甚远。
客观地说,八路军和日军之间的实力差距依然明显。
就拿129师来说,尽管已扩充至八个旅、三十多个主力团,总人数超过十万,但各部的训练程度与装备状况参差不齐。
因此,正面交锋取胜的可能性不大。
只有李云龙听后频频点头,满心赞同。
即便李云龙未曾听闻王野的具体分析,他也一定会全力支持这一大胆提议,毕竟李云龙本身就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如今两人一拍即合,未来少不了精彩戏码。
过了一会儿,参谋长再次开口问道:“小王,你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吗?”
“当然清楚。”王野回答,“我再强调一次,我认为我们应该更激进一些,把打击目标定为重创乃至完全歼灭日军第4旅团。”
“这绝非易事。”参谋长叹息道。
“要知道,这是日军的一个步兵旅团啊。”
“它下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还有一个坦克中队,并且还配备了铁路部队的快速反应力量。”
“虽然我们129师兵力众多,”
“但我们的武器装备良莠不齐,尤其是缺乏攻坚所需的重型火力。”
战斗开始时,趁日军尚未戒备,摧毁外围阵地、破坏铁路应非难事,但若想攻打阳泉这样的县城,简直是天方夜谭。硬拼只会导致惨败。
王野笑了笑:“参谋长您忘了,骑兵联队已不存在了。”
“啊,确实如此。”参谋长拍着额头说,“黑岛联队已被全歼,即便如此,第4旅团仍有两支步兵联队,总兵力六千多。”
“不止这个数。”王野纠正道,“第22联队的一个大队已被派往华中,同时,太原第3旅团的一个大队也被调走了。”
“这是新情报。”参谋长点点头,“这么说,第4旅团只剩五个大队了?”
“没错,只剩五个大队。”王野继续说道,“其中三个分散驻守在正太路沿线的百余个据点里,真正能机动作战的只有两个大队,两千余人。就算加上旅团本部的警卫队和直属部队,总人数也不会超三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