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山里的天气已经渐渐凉爽。
参参如今已经会走路了,一双小腿儿捯登得飞快。
沈君珩和野子一左一右地护在她两边,生怕她摔倒了。
一大一小两只豹子也亦步亦趋地跟着。
饶是这样,章氏也还是不放心地跟在最后看着。
路过的村里人看到她都忍不住夸赞。
“参参如今走得真是又稳又快了。”
“参参这身子骨是真好,走路都这么有劲儿,我家那小孙子比参参大几个月,都没她走得好呢!”
“你别小气,多给你孙子做点儿好吃的,吃得好身子骨才能好呢!”
“瞧你这话说的,现在大家日子都过得好了,不像以前那么拮据,家里也经常能吃上肉了,可真没亏过他的嘴。
“不光如此,我们还找章大夫开了药吃。
“要我说啊,还是当初儿媳妇怀孕的时候,家里条件太差,吃得不好,只能慢慢儿给孩子调理了。”
“这倒也是,看看如今的日子,再想想之前,咱们村里过的那叫什么日子啊!”
“可不是么,今年村里新添的两个孩子,全都生下来就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也行啊,日子以后肯定是越过越好的,咱们就跟着享福吧!”
“可不是么,今年庄稼收成也格外好。
“我这一天天看着地里的苞米和沉甸甸的麦穗,就忍不住想,咱们这大半年是真没白忙活。
“今年肯定能过个好肥年了。”
“可不是么,往年一到秋收,真是又累又闹心。
“收成不咋样不说,还要上交粮食。
“但今年就不一样了,我家那口子早就磨刀霍霍盼着秋收了。
“这再苦再累都是给自家干的,肯定上劲儿啊!”
大家一边看着参参走路,一边满脸笑容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秋收。
正聊得高兴,突然听到寨子里敲锣了。
不多时便有人跑过来招呼大家:“金叔让大家都去大厅集合,要商量今年秋收的事儿了。”
大家纷纷起身往大厅走去。
章氏也快走几步,抱起正在追着小豹子的尾巴玩儿的参参,也朝上面走去。
参参如今在平地走走还可以,那种石阶还是上不去的。
前几天她趁着别人不注意想迈步上去试试,结果腿根本抬不了那么高,直接被绊了一下,扑倒在石阶上。
幸亏小豹子一直跟在她身边,给她做了肉垫儿,不然怕是要摔破头了。
所以今天参参出来走路,才搞了这么大的阵仗,一点儿都不敢错眼儿。
很快,村里人就都聚到大厅里了。
老金头环顾一圈问:“人齐了么?”
大家也都左右看看。
“应该齐了,金叔,有啥事儿你就说吧。”
“嗐,现在把你们叫过来,还能有啥事儿,就是秋收这点事儿呗!”
全村搬到黑风寨这半年多,地里庄稼长得好,村里人跑山打猎也一直收获颇丰,加上孩子们在沈家开蒙也都学得很好,老金头天天脸上都挂着笑,腰杆儿都比以前挺得更直了,人看起来都比以前更年轻了。
“本来秋收这是各家自己的事儿,但我想着,今年秋收跟往年比,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所以把大家叫过来商量商量。
“我的意思是呢,咱们秋收之前,先一起祭拜一下山神爷。
“然后秋收这期间,各家也别开火了,就找几个人专门负责做饭,一天三顿都来大厅吃,好让大家能抓紧时间收庄稼。
“我大概就想了这么两点,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
村里人纷纷表示支持。
“没意见,就按金叔说的做,我家地里还有菜,到时候直接去我家院子里拔就是。”
“我家院子里也有,回头我摘了送过来。”
“那我拿几只鸡过来吧。”
“我爹说今年秋收直接把最肥的那头猪宰了炖肉,肚子里有油水儿才有力气干活!”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秦恺峰起身,双手微微往下压了压。
大厅里瞬间安静了许多。
“这事儿金叔跟我商量过了,秋收的时候我把严先生留在大厅做账房先生,大家送过来的菜和肉,都记得找严先生登记一下。
“等秋收忙完之后咱们算清楚,多退少补。”
秦恺峰说完不等大家反对,又补充道:“大家就不要反对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实心实意的,但是一码归一码。
“俗话说得好,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为了大家生活在寨子里少起矛盾,还是从一开始就算清楚最好。”
老金头也紧跟着道:“对,秦将军说得没错,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咱们明天一早祭拜过山神之后,就去后山开始秋收。”
“好!”
老金头话音刚落,大厅内的叫好声已经震耳欲聋地响起。
就像之前山下有人说的那样,大家对今年的秋收,真的是期盼已久了。
从大厅回去之后,各家都开始做起了秋收的准备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