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盯着那闪烁的坐标,手指在通讯器上停顿了半秒。他忽然觉得,自己这身外卖员出身的直觉,比任何高级战术分析仪都来得靠谱。
“李姐,”他低声说道,“我怀疑有人想趁我们调配资源的时候搞点小动作。”
“你是说……有人盯上了那个优先调配区?”李姐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一丝警觉。
“八成是。”黄蟹眯起眼睛,“那边现在可是个香饽饽,谁都知道那是我们和新文明合作的关键节点。要是被人动了手脚,咱这刚热起来的合作饭锅,怕是要被泼一瓢冷水。”
“要派人过去查吗?”
“先别打草惊蛇。”黄蟹摆摆手,“你安排几组侦察无人机过去,低调点,像夜市里偷吃烤串的流浪猫那样悄无声息。”
“明白。”
放下通讯器,黄蟹伸了个懒腰,骨头咔咔作响。他望着窗外的星空,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
“既然有人想玩,那就陪他们玩玩。”
——
几个小时后,联盟的先头部队已经悄然抵达目标区域。这支队伍由精英飞行员、战术分析师以及几位擅长潜入作战的特种兵组成,代号“星际跳蚤”。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接触敌方势力,试探火力,并尽可能收集情报。
“报告老大,前方发现敌方巡逻舰队。”耳机里传来飞行员老王的声音,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今天食堂有没有糖醋排骨。
“有几个?”
“三艘轻型战舰,一艘指挥艇,看起来像是新手村刷怪的小怪。”
“那就是可以开打了?”黄蟹搓搓手。
“等您发话呢。”
“动手吧,但别把人家全灭了,吓跑了后面的大家伙。”
“收到!”
随着命令下达,几架伪装成流星的无人侦察机悄然启动,绕过敌方雷达盲区,开始记录对方的行动模式。
而“星际跳蚤”们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第一波攻击由小型干扰弹发起,模拟出一场微型电磁风暴。敌方舰队立刻陷入短暂混乱,导航系统集体掉线三秒。
“好家伙,连导航都能卡住,看来是用的上古操作系统。”老王笑嘻嘻地评论道。
“别废话,趁现在!”黄蟹催促。
下一秒,联盟战机如蜂群般冲出云层般的星尘带,对着敌方最外围的一艘轻型战舰发动突袭。
轰!
能量束精准命中目标引擎,那艘战舰瞬间失去了动力,在太空中像个喝醉的舞者一样旋转起来。
“漂亮!”黄蟹击掌。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太久,敌方的反应就来了。
剩下的两艘战舰迅速调整阵型,竟然摆出了一个罕见的“三叉戟防御阵”。这种阵型不仅能有效分散火力,还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交叉火力网,堪称宇宙级的“刺猬战术”。
“哎哟,有点东西啊。”老王收起了玩笑的表情。
“他们早有准备。”战术分析师小林皱眉,“这不是普通的巡逻队,更像是专门用来试探我们的诱饵。”
“果然。”黄蟹咬牙,“看来敌人早就察觉到了我们的意图。”
他立刻下令:“改变战术,分散攻击,别给他们集中火力的机会。”
指令传达下去,“星际跳蚤”们立刻分成三组,各自锁定一艘战舰展开骚扰性攻击。
战斗进入拉锯战。
与此同时,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引起了科研部的注意。
“老大,我们在敌方指挥艇上发现了奇怪的东西。”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的画面,“那些符文……好像不是装饰品,而是某种动态信号。”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它们可能是一种实时变化的加密通讯方式,甚至可能是某种防御机制的核心组件。”
“哦?”黄蟹挑眉,“那玩意儿能破解吗?”
“暂时不行,但我们录下来了,回去让技术组慢慢研究。”
“行,记你一功。”
战斗持续了整整十分钟,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也成功打乱了敌方节奏,并获取了大量实战数据。
“撤退!”黄蟹果断下令,“咱们今天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再拖下去容易被包饺子。”
“收到,正在脱离战场。”
几分钟后,所有战机安全返回基地。
——
“怎么样?”黄蟹一进指挥室就迫不及待地问。
“收获不小。”小林递上一份初步分析报告,“敌方的战术素养很高,尤其是那个三叉戟阵型,明显是经过训练的。”
“而且他们的指挥系统也很先进。”技术员补充道,“那个符文系统,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能量调控装置。”
“听起来像是高科技版的‘护身符’。”黄蟹嘀咕。
“更关键的是,”小林压低声音,“我们在战斗中还拍到了一艘神秘的指挥舰,上面有个封闭舱室,进出人员都穿着特殊防护服,似乎在保护什么重要人物或设备。”
“有意思。”黄蟹嘴角一扬,“看来这次碰上的不是一般的对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