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依旧准时洒进实验室,只不过这一次,黄蟹没有端着合成咖啡站在门口装深沉。他手里拎着一袋热腾腾的包子,边走边咬了一口。
“老板,您能不能别在实验楼里吃东西?”研究员小李一边调试仪器一边抗议,“万一掉进去点芝麻,我们的精密设备可就毁了。”
“芝麻?我这可是特制无屑包子!”黄蟹嘴上说着,手上却还是把包子藏进了口袋,“放心吧,我这包子是经过百倍暴击系统认证的,连香味都不会污染空气。”
“……”
整个实验室的人都沉默地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来自异世界的外星人。
“咳咳。”黄蟹清了清嗓子,“今天开始,咱们正式进入思路实践验证阶段!”
众人一听,立刻忙碌起来。有人搬设备,有人检查数据,还有人拿着温度计满屋子跑,活像在玩一场高科技版“老鹰捉小鸡”。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
“老板!设备不够用了!”张瑶举着手里的清单大喊,“我们只能同时进行三个实验,剩下的都得排队!”
黄蟹皱眉:“不是说调配了额外设备吗?”
“是调配了,”小李无奈地说,“但我们发现有几台设备状态不好,得先检修才能用。”
“那就修呗。”黄蟹耸耸肩,“你们谁会修设备?”
众人面面相觑。
“我会!”角落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大家转头一看,是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技术员,叫陈工。他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我在外面的时候修过一台老式反应炉,原理应该差不多。”
“好!那你负责带队检修!”黄蟹一拍桌子,“顺便看看有没有能改造升级的设备。”
陈工点点头,带着几个助手钻进了设备仓库。
没过多久,他们抬出一台看起来像是从博物馆借来的老旧设备。
“这玩意儿还能用?”黄蟹盯着那台机器,上面还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型号不明,功能未知,建议报废。”
“它之前好像参与过一次合金熔炼实验。”陈工翻了翻记录本,“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奇怪的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它的数据波动特别稳定。”
“哦?”黄蟹来了兴趣,“那是不是说明它其实有隐藏技能?”
“不排除这个可能。”陈工点头,“我们可以试着激活它的核心模块,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于是,一台被遗忘在角落的老设备,就这么重新回到了科研组的视野中。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实验也遇到了麻烦。
“温度又飘了!”负责环境监控的小王急得直跳脚,“湿度也跟着不稳定,这次的数据肯定又要作废。”
“不行,这样下去实验没法继续。”张瑶皱眉,“我们必须想办法稳定环境参数。”
黄蟹想了想,拿出对讲机:“喂,后勤那边,有没有温湿度调节器?最好是那种能自动校准的那种。”
“有是有,”后勤人员回道,“不过那是给种植区准备的,你确定要挪用?”
“当然确定!”黄蟹斩钉截铁,“我们现在是在拯救联盟的科技未来,比种菜重要多了。”
“……老板,您这么说,种菜组的人可能会来找您喝茶。”
“没事,我请他们喝加料的。”
最终,一套温湿度调节设备被紧急调往实验室。安装完毕后,环境终于稳定下来。
然而,团队内部却因为实验方向产生了分歧。
“我觉得我们应该优先测试高温下的结构变化!”一位成员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图表,“这是最关键的参数!”
“不,我们应该先优化材料配比!”另一人也不甘示弱,“否则就算结构稳定也没用!”
会议室里顿时吵成一团。
黄蟹看着这群科学家,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然后轻咳一声:“各位,冷静点。”
没人理他。
他又提高音量:“同志们!”
还是没人理。
“咳咳——”黄蟹站起来,掏出手机打开一段视频,“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昨天爆炸现场的高清重播。”
瞬间,会议室安静了。
“老板,我们错了。”有人小声说。
“知错就好。”黄蟹满意地点点头,“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外部势力的经验。”
他调出一份资料,指着其中一项说道:“他们在初期也是从基础入手,但他们会根据实验结果动态调整方向,而不是死磕一个方案。”
“所以呢?”张瑶问。
“所以,”黄蟹笑着说,“我们也要灵活一点。先按原计划做三次测试,如果结果不理想,我们就换思路。”
“那怎么判断结果好不好?”小李问。
“简单。”黄蟹眨眨眼,“如果爆炸次数变少了,那就是进步了。”
众人:“……”
接下来几天,实验进入了高速推进阶段。
随着设备逐步修复、环境趋于稳定,实验效率明显提升。最让人惊喜的是,那台老旧设备在一次测试中意外触发了一个稳定的能量波动,竟然让原本失败的实验出现了异常成功的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