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昌隆号核心账房。铁算盘与无形枷锁。
温雅楠面前并非地图,而是堆积如山的账册与密报。他指尖划过一串串冰冷的数字,眼中闪烁着比刀锋更锐利的经济算计。卢俊义与吴用坐于一旁,品着茶,仿佛在听一曲无声的杀伐之乐。
“王爷的方略,‘分而治之’是骨,‘经济为刃’是髓。”温雅楠的声音毫无波澜,却透着刺骨寒意,“角厮罗想打亚泽?好。昌隆号会‘全力支持’。但这支持,要变成套在他脖子上的绞索,更要成为搅动高原的飓风!”
经济绞索:名为支持,实为操控,定向物资管控与价格杠杆。
对青唐角厮罗支持其筑城备战可以。但昌隆号垄断优质铁料、火药(硝石硫磺)、大型工程器械的供应。价格?按“战略伙伴优惠价”,但需用青唐未来三年的盐井收益和主要商路关税作为抵押!同时,严格控制粮食输出,仅维持其军民基本需求,杜绝任何战略储备可能。筑城民夫的口粮?由昌隆号借贷供应,利息按复利计算,用工钱抵扣,将大量青唐劳力变相绑定为昌隆号的债务奴隶。
对拉萨/雅隆觉阿 昌隆号秘密开设影子商路。向拉萨实权贵族朗达的代理人,以跳楼价倾销一批性能远超青唐军的改良版掌心雷和精钢箭头,付款方式?接受拉萨控制的稀缺药材和金沙支付,甚至提供短期赊账,极大增强其军事挑衅资本与意愿。对雅隆觉阿,则大量收购其粮食储备,造成本地粮价短期繁荣”,诱导其减少种植,同时慷慨借贷其急需的茶叶丝绸,抵押品是其祖传的几处关键王陵附近的草场产权——这触碰了雅隆觉阿最敏感的神经。
昌隆号在青唐、拉萨、亚泽主要城市设立钱庄,推出战争债券和高息储蓄。吸引青唐贵族将劫掠(或抄家)所得财富存入,承诺高额利息,实则将其财富纳入昌隆号金融体系,流动性被锁死。当角厮罗急需军费时,只能以更高利息向昌隆号借贷,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对亚泽王扎西多吉,当其被角厮罗进攻、陷入困境时,昌隆号影子渠道会主动接触,提供救命的高利贷军事借款,抵押品是其控制的尼泊尔商道未来收益。这笔钱,将迫使扎西多吉不得不雇佣昌隆号“推荐”的、收费高昂的佣兵,实为靖王府暗中控制的武装,继续与角厮罗血拼到底。
昌隆号掌控高原主要盐井、茶马古道的关键节点。对青唐,战时适时制造几次运输意外,延迟关键军械补给,加剧其前线压力。对拉萨,则“确保”其通过昌隆号渠道获得的军资供应稳定,甚至“提前”送达,助长其突袭青唐的信心和能力。
*昌隆号建立的庞大商队网络,本身就是最好的情报网。商队头目皆为训练有素的观察员,各地物价波动、部族动向、军队调遣,皆以密报形式飞速汇聚。温雅楠据此精准调节物资投放、调整借贷策略、散播定制谣言。
合规的军事顾问与失控的战场。 派往角厮罗军中的“顾问”团,明面上由经验丰富的退职军官组成,提供“专业”的筑城、后勤、训练建议,无可挑剔。但在最关键的战略决策层,温雅楠安插了1-2名深谙人性弱点的“心理大师”。他们不直接指挥,而是通过“分析利弊”、“推演后果”,不断放大角厮罗的焦虑(担心后方拉萨偷袭)、强化其速战速决的冲动、诱导其选择那些**看似捷径实则充满风险(利于制造惨烈消耗)的进攻路线**。当角厮罗在亚泽山谷陷入苦战,损失惨重时,这些“顾问”会“痛心疾首”地分析“意外因素”(如天气、亚泽人顽抗),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同时“力挽狂澜”地建议投入更多预备队(消耗更多青唐本钱)或使用更昂贵的昌隆号“特种装备”(赚取暴利)。
角厮罗派去拉萨的“睦邻使团”,其成员早已被昌隆号渗透。使者会在“不经意”的醉酒后,向朗达的亲信“透露”角厮罗对拉萨的“轻蔑”(“守着破庙的没落王孙”)以及其“统一吐蕃后必取拉萨”的狂言。同时,昌隆号在拉萨的代理人,会向朗达提供“确凿证据”,证明角厮罗在边境囤积的物资“远超防御所需”,其精锐部队“频繁调动,目标不明”。这些信息,经过朗达自己的情报渠道“印证”后,将成为点燃拉萨突袭野心的最后火星。
对雅隆觉阿,昌隆号则扮演好心人。当拉萨突袭青唐后,昌隆号会“秘密”告知雅隆觉阿高层:拉萨骑兵在撤退时,“疑似”经过了雅隆觉阿宣称拥有主权的某处争议山口,并“遗落”下带有朗达家族徽记的破损装备。同时散布谣言:拉萨与角厮罗的战争,实则是双方默契地要瓜分雅隆祖地!将猜忌的毒药精准注入雅隆觉阿与拉萨之间。
当角厮罗被拉萨背刺、损失惨重、怒不可遏时,当拉萨与雅隆觉阿互相猜忌、边境摩擦升级时,靖王府将以“地区和平维护者”的身份,通过昌隆号渠道,“呼吁”各方克制。温雅楠会“痛心疾首”地表示,昌隆号的商业利益因战乱受损严重,愿意“居中斡旋”。斡旋的条件?自然是各方开放更多市场、给予昌隆号更优惠的贸易特权、甚至允许昌隆号“托管”某些争议地区的商路和资源点。将战火转化为巩固经济控制和政治影响力的筹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