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赵主任听得脸色越来越沉,尤其是听到“王副局长”这个暗示时,猛地一拍桌子!
“砰”一声巨响,震得茶杯盖都跳了起来。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赵主任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搞什么名堂!红星厂干出成绩,那是给咱们江州长脸!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经济!这背后搞小动作拖后腿,算什么本事?!这跟当年战场上在背后打自己人黑枪有什么区别?!下作!”
他越说越气,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什么十天半个月!商检局那帮人,真要紧的事,加班加点三天就能出报告!我看就是有人故意使绊子!小唐你别怕!这事儿我管定了!”
唐柠心中暗喜,面上却还是那副泫然欲泣又强撑坚强的样子:“赵主任,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我就是……就是着急。”
“您说,咱们去找找李副市长?上次表彰会,李副市长不是还拍着胸脯和我保证,以后有什么困难,市里一定给开绿灯吗?……”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再明白不过:告状要告到最大的靠山那里去!而且搬出了李副市长曾经的承诺,显得合情合理。
赵主任立刻领会,大手一挥:“走!现在就去!李副市长最烦这种搞内耗、阻碍生产发展的歪风邪气!我带你去找他!把情况原原本本跟领导汇报!”
他雷厉风行,抓起帽子就往外走,那架势仿佛要带着唐柠去冲锋陷阵。
唐柠跟在赵主任身后,快步走着,脸上那点委屈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小狐狸般的狡黠笑意。
“统子,看见没?这叫合理利用资源。有赵主任这杆‘嫉恶如仇’的老枪开路,比我一个小姑娘自己去哭诉效果好一百倍。做个小绿茶怎么了?本姑娘这叫智慧!”
李副市长办公室外,
"咚咚咚——"
"请进。"
唐柠和赵主任推门而入时,李副市长正戴着老花镜批阅文件,窗台上的君子兰开得正好,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
"李市长,打扰您了。"她的声音恭敬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迟疑。
李副市长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立刻弯了起来:"哟,老赵和小唐啊!快坐快坐!"
他放下钢笔,指了指对面的藤椅,"红星厂最近怎么样?听说你们已经着手在办出口质检报告了?"
唐柠没有立即入座,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双手递过去:"请您过目,这是我们的最新生产报表,各项指标都比上季度提升了15%。"
随即唐柠顿了顿,睫毛微微垂下,"就是...出口质检的事情..."
李副市长敏锐地察觉到她话里的犹豫,摘下眼镜擦了擦:"遇到困难了?坐下慢慢说。"
赵主任立刻义愤填膺地把事情又“添油加醋”(主要是强调了王副局长可能的“不良影响”和红星厂面临的紧迫危机)地复述了一遍。
唐柠则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深吸一口气,从档案袋里取出三份文件,一一摊开在办公桌上。
"这是商检局提出的额外检验要求...这是我们的自检报告...这是..."她的指尖在第三份文件上停顿了一下,"我们整理的一些情况说明。"
李副市长眉头紧锁的听着,手指拿起文件,越看脸色越黑沉。
当看到那份标注着"商业局内部会议纪要"的文件时,他的手指明显收紧,纸张发出轻微的"咔啦"声,当听到“王副局长”可能施加了不当影响时,他的眼神甚至陡然锐利起来。
李副市长声音沉沉:"他们要求重新检验养猪场?可你们不是刚通过省里的卫生检查吗?"
唐柠苦笑了一下,从档案袋里又取出一张照片:"这是上周省报记者拍的,我们的养猪场。"照片上,一排排猪舍干净整洁,白墙红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李市长,我们不怕检验。"她的声音忽然坚定起来,"但省百货的合同下周就要签,北大荒那边天天发电报催货...工人们现在三班倒赶工,要是因为..."
话未说完,李副市长已经"啪"地一掌拍在办公桌上,搪瓷茶杯"叮当"一跳。
“不像话!”李副市长声音不高,但带着沉甸甸的份量。
“红星厂是市里树立的典型,是突破计划体制、搞活经济的积极探索!成绩有目共睹!”
“产品质量过硬,市场反响热烈,这是好事!某些同志,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本位主义严重,甚至可能掺杂个人情绪,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他看向唐柠,语气缓和但坚定:“小唐同志,你和红星厂的工人们辛苦了!你和张德发说,尽管放手去干,大胆去闯!市里就是你们的后盾!”
“出口质检报告的事情,我来协调。质量过硬是根本,流程该走必须走,但效率必须提上来!绝不能让官僚作风和个别人的私心,拖垮了我们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好苗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