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程已安排妥当。
中午,在大姨家的酒楼缘聚斋用餐,程家一大家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聚齐过了;
下午则计划在古镇四处逛逛,好好游玩一番。
从外公家出发,到缘聚斋不远,步行也只需要十分钟。
梁正谦夫妇也买了好些礼品,梁知微和母亲一同将这些礼品从后备箱中取出来。
外公外婆的那份,昨天晚上已经送了。
所以,后备箱里面应该就只剩下梁知微为池爷爷准备的那份礼品了。
可奇怪的是,后备箱里,竟然还多出了一份礼品。
梁知微反复清点舅舅一家和大姨一家的礼品,数量和品类均无差错,便没再纠结。
正逢旅游旺季,这个时候酒楼里已经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大姨程静兰特意早早地将酒楼里最大的包间预留了出来。
梁知微等人到的时候,舅舅一家和大姨一家已经全都在包间里闲聊着了,只有大姨父在大厅里帮忙招呼客人。
待众人纷纷落座后,梁知微逐一给傅凛舟介绍在场的亲戚。
舅舅的儿子程益,比梁知微大两岁,那个小时候总嫌弃她笨的表哥。
如今,他怀里抱着一个白胖胖的小男孩,不用说也知道,那是他儿子。
当初程益结婚的时候,梁知微在国外,没能参加他的婚礼,一转眼他的孩子都会叫姑姑了。
大姨的女儿蒋粟文,比梁知微大五岁,有一个五岁的女儿,乖巧地坐在她旁边。
梁知微在介绍傅凛舟的时候,小女孩不禁惊叹:“哇,这个哥哥好帅哦,我以后也要找这么帅的老公。”
童言天真无邪,一句话把大家逗得乐呵呵的。
梁知微不禁想起,她以前也说过这样的话。
“池洲哥哥又温柔又好看,我以后要让他给我当老公。”
如今,她也遇到了那个温柔又好看的人,但不是池洲。
此行,梁知微未准备到小孩子的礼品。
本来打算到了当地,再给他们买些玩具,可瞧着景区的玩具,想必他们已经看都看腻了。
梁知微心里正寻思着出去取点儿钱,直接包红包也挺好。
就在这时,傅凛舟直接从兜里摸出两个红包,小侄儿和小侄女一人一个。
梁知微满心疑惑,目光紧紧追随着傅凛舟的动作,红包厚厚的,应该是五位数了。
他何时准备的红包,竟然没跟自己提过一句!
五岁小侄女接过红包,乖巧地道谢:“谢谢凛舟叔叔。”
表嫂连忙教两岁的小侄儿道谢,小家伙奶声奶气,发音不准地说着:“谢谢~姑父。”
大姨向来是个热情的主儿,嗓门也大:“知微呐,你和傅总也赶紧的,生一个。”
“就凭你们俩这出众的颜值,那宝宝肯定好看得不得了。”
傅凛舟轻轻拉过梁知微的手,微笑着回应。
“好的,大姨。不过知微还年轻,我也不是那么着急。”
闻言,梁知微偏头看向傅凛舟,果然,这结了婚就一定会被催生。
大姨这酒楼,虽然不似大城市酒楼那般豪华奢侈,但菜品的味道是真的没得说。
绝!
梁知微问傅凛舟:“怎么样?好吃吗?”
傅凛舟点点头:“好吃,熟悉的味道。”
外公程国洪举起酒杯,眼底洋溢着儿孙满堂、阖家团圆的幸福。
“我们一家,还真是难得这么齐,来,大家一起干一杯。”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
父亲梁正谦仰头一口饮下:“爸,明年你八十大寿,我们一定全都回来给你祝寿。”
外公听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此时此刻,他就像个返老还童的孩子一般,将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下午,爸妈和舅舅他们在酒楼打麻将。
表姐则领着梁知微这一辈的年轻人出去逛街。
整个景区规模宏大,如果完完整整逛完的话,至少要花上四五个小时。
梁知微看着眼前熟悉的街道,与她记忆中充满烟火气息的古镇相比,多出了一些商业氛围。
街上,走街串巷的各种叫卖声,纷扬四起。
大家似乎都铆足了劲,都想让自己的声音盖过旁人。
“糖葫芦,冰糖葫芦哟~”
这熟悉的叫卖声传入梁知微耳朵。
她下意识循着声音看过去,竟然还是陈伯伯。
“表姐,陈伯伯还在卖糖葫芦啊?”梁知微有些惊讶。
“是呀,卖一辈子了,现在条件好了,都租门面了,看着没,陈记糖葫芦。”
表姐指了指那块复古木头做的招牌。
门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用来卖糖葫芦非常合适。
梁知微记起,她摔伤腿的那回。
那天,池洲在背她回家的路上,梁知微双手圈着他的脖子,撒娇道:“池洲哥哥,你有没有钱?你能不能请我吃一串糖葫芦呀?”
池洲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知知妹妹,上次外公说过了,你有蛀牙,不能吃糖。”
梁知微一听,小脑袋一偏,开始耍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