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瞧瞧,来看看哟.....快到晚上了,客官来瞧瞧这边的斋饭.....吃了,可清理体内的浊气...保你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小摊贩们在卖力吆喝着。
“客官此乃专门道佛前开过光的,乃辟邪之物,保你新的一年,确保那脏东西都不敢近你身半步!
诶!客官,这还有柳,粽,五色瘟纸....”
“客官,来看看哟!这是包裹着平安符的符包——简称‘福报’。
此乃庙中德满大师的大弟子负责开光的.....福报皆庇佑.....”
......
此番人声鼎沸的画面,好似来到了一副书画卷中的那般繁盛。
正当,小阿芜专心致志地欣赏眼前景象时,一缕忧愁的檀香,拂过她鼻尖,涌入她鼻腔内。
一名衣衫凌乱的灰袍小和尚,紧抱着怀中一堆书简,似只无头苍蝇一般,没长眼的,“砰!”的一下,撞到了小阿芜。
“啪嗒!”
小和尚怀中的几卷书简,不受控制的滚落在地。
他轻叹一声,眸子里流出依依不舍的神情,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书简,毅然转身快步离开。
“诶!等等!小师父,你的东西....落下了!”
小阿芜刚弯下腰,拾起书简后,正准备递过去给小和尚。
他已如同几缕冷风划过脸颊后,消失于人海,无影无踪。
她连小和尚的模样都没看清,只依稀记得,小和尚左边脸颊中,长了一颗小黑痣。
小阿芜只好将书简,先放入自己的布袋里,待寻到他后再还给他。她刚放好,身侧就传来两道愤怒的嘀咕声,
“怎得,跟丢了?见不到人了?这小兔崽子跑的忒快了!”
“该死!若逮不住他,倒霉的可是....”
小阿芜闻声,侧过身抬头望去,是两位人高马大的和尚。
他们似察觉到目光,侧过眸,恰对上了眸子。他们瞧着,面前的小姑娘,黑瞳里透出单纯,呆呆的气息,想来是不会撒谎的。
于是乎,他们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嘴角扯出一抹温和的笑来,双手合十朝她拜了拜,
柔声问道:“小施主,打扰了。冒昧问问你,你方才可否在这里,见到过一位比你略微高些,身穿灰袍的小和尚?”
他们说着,手还不忘比划一番,小和尚的大致身高的高度。
小阿芜睁着大大的眼珠,对他们摇了摇头。
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抬眸看向长街上拥挤的人群。
单今日这场庙会而言,只因当今圣上曾断言,永宁寺乃北晔第一大佛寺,来此朝拜者,皆众生平等。
为此,达官显贵们会与平民百姓,同处于此。
万一他们因寻那小兔崽,有眼无珠,冲撞了某些贵人可就大事不妙呐!
想到这,他们不约而同对视一眼,连句谢谢都没对小阿芜说,就无功而返了。
小阿芜微愣在原地,由着人们来回在她身边穿梭。
她只觉自己,今日份的举动过于荒唐了,竟因一位素未谋面的小和尚而改变。
可她的第六感告诉她,他是好的,不是什么小兔崽子。
正当她思索,要去哪儿寻这名小和尚时,“呼——!”的一声,在她耳边乍现。
一簇火花伴随着声响,涌现于她黑瞳里。
一晃于她眸子,二晃于黄昏,三晃于上夜,迎来高挂上空的灯笼,在夜幕闪烁星光。
庙会上的盛况,皆被秦平芜吸入黑眸。
她眸中映现出,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头戴着黑色锥帽,手持装有燃烧木炭的铁壶。
他的手稳稳地拿住,支撑两端铁壶的棍子。
手开始由上至下的微微抖动,再缓缓加大力度。火星从铁壶里冒出,迅速晕染墨色。
霎那,墨色被火星子点缀,亮如白昼。
两侧宽敞的街道上,花天锦地,挤满了人群,“这不就是....高叶灯明,百鬼让道!唢呐让道,社火夜行!
此乃大吉呐!”
“吴某,已许久未见过这仪式了,据说这仪式可寓意驱散邪祟,祈福禳灾,祈福求财的愿景。看来,我们老百姓呐,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锵...锵...锵....”
敲锣打鼓的声音紧随其后,再次引起小阿芜的注意力。这是永宁寺祭鬼驱祟的一种祈福仪式。
“砰!”的一下,突如其来的冲撞,使小阿芜没有预料地跌落在地。
小阿芜吃痛一声,下意识抬头。在四周火光的照亮下,撞她之人的脸尤为清晰,特别是他脸上的那颗黑痣。
这不就是,今日掉书简的小和尚吗?
小和尚侧眸看着小阿芜,嘴角强扯出一抹较虚弱的笑,“抱歉了,小施主。”
这几个字,从他干涩的喉间挤出时,他顺带用双手勉强撑着地,缓缓起身。
他伸出擦破皮的手,将小阿芜快速扶起后,转身就往人群里跑。
“诶!你的.....书简..”
小阿芜顾不上手上的那点粘糊感,刚想抬手喊住他,把布袋中的书简还给他时,他再次消失于人海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