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永恒冻土那令人窒息的极寒,“远征号”转向西南,朝着第三个,也是已知信息中最遥远的一个疑似节点坐标驶去。根据晶髓传递的碎片化信息,那个节点位于一片被称为“遗忘沙海”的广袤辐射荒漠深处,其特性与“流动”和“隐匿”相关。
环境再次发生剧变。无垠的黄沙取代了冰雪,灼热的风卷起放射性尘霾,将天空染成一种病态的昏黄色。昼夜温差极大,白天车外温度足以烤熟食物,夜晚则骤降至冰点以下。“远征号”的冷却系统和保温系统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能量消耗维持在高位。
“空气中的辐射尘和静电干扰很强,对传感器和通讯有一定影响。”林雨晴调整着设备参数,“而且,沙海下方似乎存在大型金属结构残留,产生局部磁场异常,导航需要格外小心。”
王薇不得不放慢车速,依靠多重导航系统交叉验证,谨慎地选择路线,避开那些可能隐藏着流沙或古代废墟陷阱的区域。
旅途枯燥而压抑。除了偶尔从沙层下钻出的、甲壳被辐射变异得如同熔岩般的蝎形生物,几乎看不到其他活物。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无尽的黄沙、呼啸的热风,以及“远征号”孤独前行的身影。
就在他们按照预定路线穿越一片巨大的、被称为“巨骨盆地”的干涸古湖床时,车载的“广域灵通系统”突然捕捉到了一个微弱的、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信号源使用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近乎被遗忘的军事紧急通讯编码,内容只有简单的重复:
“……任何收到此信号的单位……这里是‘前哨站Z-17’……我们遭到……未知生命体攻击……防线即将崩溃……请求……紧急支援……重复……请求支援……”
信号源定位显示,它来自盆地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岩山地带,距离他们当前位置不到二十公里。
“前哨站Z-17?”王薇检索着数据库,“没有记录。可能是战前某个被遗忘的军事据点,或者是大灾变初期建立的幸存者基地。”
“未知生命体攻击……”林雨晴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会不会和‘观察者’或‘收割者’有关?”
赵天河沉吟片刻。偏离预定路线去探查一个未知的求救信号,存在风险,可能会耽误寻找节点的进程,也可能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但信号中提到的“未知生命体”让他警惕,如果这与他们面临的深层威胁有关,那么了解其形态和攻击方式至关重要。
“改变航向,前往信号源。”赵天河做出决定,“保持最高警戒,准备战斗。”
“远征号”调转方向,朝着岩山地带驶去。随着距离拉近,周围的景象开始变得诡异。沙地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属于自然环境的痕迹——巨大的、如同某种节肢动物留下的深邃孔洞,以及大片大片被某种强酸或高温熔蚀过的沙砾,闪烁着不祥的玻璃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类似于臭氧和腐烂有机物混合的刺鼻气味。
当他们靠近岩山时,眼前的景象证实了最坏的猜测。
所谓的“前哨站Z-17”,实际上是一个依托天然岩洞和部分预制构件修建的小型基地,规模不大,但显然曾经拥有完善的防御工事。然而此刻,基地外围的铁丝网和自动炮塔早已被撕碎、融化,粗钢焊接的大门扭曲变形,被暴力破开一个大洞。岩壁上布满了深深的爪痕和灼烧的焦黑印记。
基地内部一片死寂,只有风声穿过破损结构的呜咽。
“没有生命信号……战斗似乎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林雨晴监测着传感器,脸色凝重。
“远征号”在基地外围停下,赵天河带领两名“扞卫者”队员,小心翼翼地进入基地内部探查。
内部景象更加惨烈。通道和房间内遍布战斗痕迹,墙壁上溅满了已经发黑的血迹,地上散落着破损的武器和装备零件。他们发现了不少人类士兵的遗体,大多支离破碎,死状极惨,仿佛被巨大的力量撕碎或被强酸溶解。他们的装备制式古老,确认是战前某个小国的标准配置,这座前哨站确实年代久远。
但令人不安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攻击者的尸体。
“攻击者……带走了同伴的尸体?或者……”一名队员检查着墙壁上那深邃的爪痕,声音有些发干。
赵天河蹲下身,用手指抹过一道爪痕边缘残留的、些许暗绿色的粘稠物质。他的能量感知立刻传来一阵微弱的、充满侵略性和混乱感的刺痛。
“不是普通的变异生物。”他沉声道,“残留的能量痕迹……很陌生,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冰冷和混乱。”
他们继续深入,来到了基地的核心区域——通讯室。这里相对完好,那台古老的军用发报机依旧在徒劳地重复发送着求救信号。在通讯台旁,他们找到了一具靠在墙边的、相对完整的军官遗体。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金属日记本,另一只手里还握着一个已经打空弹药的手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