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抵达朝歌时,看到的已是满目疮痍与改旗易帜。
周军已然入城,商朝旌旗倒地,取而代之的是西周的旗帜飘扬在城头。
曾经的帝都,此刻弥漫着战火后的硝烟、胜利者的喧嚣以及失败者的悲泣。
她的目光瞬间投向那座曾是殷商象征的摘星楼。
只见高楼之上,烈焰冲天!
帝辛的身影屹立在烈火之中,身着王袍,头戴王冠,神态竟是出乎意料的从容,甚至带着一种解脱般的平静。
他没有愤怒的咆哮,没有绝望的哭嚎,只有一双深邃的眼眸,最后看了一眼这片他曾经试图改变的江山,看了一眼下方混乱的城池,然后毅然转身,彻底投入熊熊烈火之中。
烈火吞噬了他的身影,也仿佛吞噬了一个时代最后的骄傲与悲凉。
那冲天的火光,宛如一曲殷商王朝的壮烈挽歌,在此刻奏响了最终的乐章。
穗安在空中默然片刻,心中复杂难言,这位曾欲比天高的人王,最终以这种决绝的方式,扞卫了他最后的尊严。
紧接着,她的神念迅速扫过全城,立刻锁定了另一处焦点—— 九间殿前,已被擒获的苏妲己正被押解着。
她发髻散乱,衣袍染尘,却依旧竭力维持着最后的仪态,然而,当她望向摘星楼那冲天的烈焰时,所有的伪装瞬间崩塌。
那双曾经媚惑众生的眼眸中,惊惶与不甘尽数褪去,只剩下无尽的绝望与死寂,仿佛灵魂已随那烈火中的身影一同燃尽。
她不再挣扎,只是痴痴地望着那片火光,泪痕无声滑落。
周围是义愤填膺的西岐将士和百姓,喊杀声震天,皆欲将这祸国妖妃除之而后快。
姜子牙面色肃然,正在宣读其罪状,准备明正典刑,以安民心。
时机紧迫!
她悄然隐去身形,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靠近九间殿广场,目光紧紧锁定被法力绳索捆缚、却已然心死的妲己,拿出一个泥人,妲己的精血融入。
就在姜子牙下令行刑的千钧一发之际!
穗安出手了!
泥人与妲己互换,泥人变成了妲己的样貌,血洒殿前。
周围士卒百姓叫好。
姜子牙眉头紧锁,掐指推算,却发现天机一片混沌,仿佛被某种更高层次的力量所干扰遮蔽,难以追寻。
杨戬睁开天眼,扫视四周,同样一无所获,只隐约感觉到一丝极淡的、仿佛源自天地本身的情欲流转气息,很快便消散无踪,心中了然。
“莫非是有大能出手救走了她?”姜子牙心中惊疑不定,但封神大事已定,朝歌已克, 一个失去靠山的狐妖虽然罪大恶极,但相较于封神大局,似乎已变得无足轻重。
他只得按下疑虑,继续处理接收朝歌的诸多事宜。
朝歌城外一处荒僻的山谷中,清光一闪,穗安的身影浮现,被她神力包裹、从刑场被替换出来的妲己也出现在一旁。
妲己茫然地看着四周,随即意识到自己并未死去。
她脸上非但没有喜色,反而涌现出巨大的痛苦与绝望,她猛地看向穗安,声音嘶哑而激动:“为何要救我?为何不让我随大王而去?他走了,这世间于我还有什么意义?让我死!让我去陪他!”
她挣扎着,竟欲撞向旁边的山石求死。
穗安一挥袖,一股柔和的力量将她拦住。她看着状若疯狂的妲己:“殉死,便是你对他最后的情意吗?愚蠢!”
妲己被呵斥得一愣,泪眼婆娑地看向穗安。
穗安继续道:“他魂魄未散,真灵已入封神台,将来封神榜上,必有他一席神位。你若就此形神俱灭,便是永诀。”
妲己死寂的眼眸中骤然迸发出一丝微弱的光彩,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穗安凝视着她,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女娲娘娘法外开恩,予你一线生机。
你若愿洗心革面,在我麾下积累百万功德,洗刷罪业,将来功德圆满之日,或许尚有机会于天庭再见他一面。
你若此刻求死,便是亲手斩断了这最后一丝可能。”
“再见他……还有机会再见他一面?”
妲己喃喃自语,这句话瞬间击碎了她求死的决心,绝望的灰烬中,一丝微弱的火苗重新燃起。
她不再挣扎,缓缓跪伏在地,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声音却变得无比坚定:
“我愿意……小妖愿意!求元君成全!无论多么艰难,小妖定当竭尽全力,积攒功德,戴罪立功,只求……只求将来能再见他一面。”
“很好。”穗安点头,“记住你今日之言与心中所愿。日后若有违背,形神俱灭便是你唯一的归宿,届时,无人再能给你第二次机会。”
说罢,她不再多言,袖袍一卷,带着重新找到生存目标的妲己化作流光,直奔天际而去。
将妲己安置在净灵司一处僻静偏殿,设下禁制令其静思己过后,穗安转身步入司内深处一间密室。
密室中央,一点微弱的魂魄光华被温养在聚灵阵中,正是龙吉公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