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带着初夏的暖意,吹得新家院子里的槐树叶轻轻晃。苏晚是被月季苗上的露珠反光弄醒的,睁开眼时,顾沉舟正坐在床边,手里拿着卷尺,在纸上画栅栏的草图——晨光落在他的笔尖,连线条都透着认真。
“醒啦?”顾沉舟抬头,眼里立刻漾开笑意,“快起来洗漱,爸和木工师傅还有半小时到,我把栅栏的大致尺寸画出来,等会儿好跟师傅对接。”他把草图递到苏晚面前,“你看,留了个小门,方便以后进出院子,还能顺便围出一小块地方种青菜,妈上次说的番茄苗刚好能种在里面。”
苏晚凑过去看,草图上的栅栏是简约的松木样式,围着槐树苗和月季苗绕了一圈,小门旁边还画了个小牌子,写着“槐庭小筑”——是他们之前给院子起的名字。“画得真好,”她伸手摸了摸纸上的线条,“比我想象中还好看,以后咱们在栅栏上挂点小灯串,晚上肯定特别温馨。”
“没问题,”顾沉舟帮她把外套递过来,“等栅栏装好,咱们就去买灯串,选暖黄色的,跟溪山园婚礼上的串灯一样,你肯定喜欢。”
洗漱完走到院子里,苏晚才发现顾沉舟早就把工具摆好了——铁锹、锤子放在石凳旁,松木材料靠在墙边,还特意铺了块布,怕弄脏木材。她蹲在槐树苗旁,伸手碰了碰新冒的嫩叶,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苏父的声音:“沉舟!晚晚!在家吗?”
“爸!师傅!你们来啦!”苏晚立刻跑过去开门,见苏父身边跟着个穿蓝色工装的师傅,手里拎着工具箱,额头上带着薄汗。“快进来歇会儿,我给你们倒杯凉茶,刚泡好的,解解暑。”
“不用不用,先看尺寸,”木工师傅笑着摆手,目光落在院子里的树苗上,“这槐树苗长得精神,栅栏得离树根远点,免得影响生长。”他蹲下身,从工具箱里拿出卷尺,“小伙子,你画的草图呢?咱们对照着量量,争取一次弄好。”
顾沉舟连忙递过草图,蹲在师傅身边,指着地面说:“师傅,您看,从这里开始,绕着月季苗到那边,留一米五的宽度给小路,小门就设在这边,对着院门口,进出方便。”
苏父也凑过来,手里拿着小锯子,帮着量尺寸:“松木要选纹理密的,耐潮,我昨天跟师傅去木料场挑了几根,都是上好的料,能用十几年。”他转头对苏晚说,“等会儿你帮着递递钉子,沉舟跟师傅搭把手,咱们分工合作,中午就能弄好一半。”
苏晚连忙应着,从工具箱里拿出钉子,放在小盒子里,方便他们拿取。阳光渐渐热起来,顾沉舟额头上冒出了汗,苏晚连忙拿出纸巾,帮他擦了擦:“慢点弄,别着急,中午咱们在外面吃,不用赶时间。”
“没事,”顾沉舟笑着接过钉子,“师傅说中午前能把框架搭好,下午钉木板就行,早点弄完,免得你总惦记。”
木工师傅看着两人的互动,忍不住打趣:“小两口真恩爱,我做木工这么多年,少见这么贴心的。这院子有了你们,连树苗都看着更有灵气了。”
苏父在一旁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沉舟这孩子细心,什么都替晚晚着想,我放心。”他手里的锯子顿了顿,“对了,晚晚,你妈让我给你们带的番茄苗,放在门口的布袋子里,等栅栏弄好,咱们就种在旁边的小菜园里。”
苏晚心里一暖,想起苏母总是把她的喜好记在心里,连番茄苗都特意选了她爱吃的沙瓤品种。“谢谢爸,谢谢妈,”她拎起布袋子,看着里面绿油油的番茄苗,“等种好了,咱们就能吃自己种的番茄了,比外面买的甜。”
几人忙到中午,终于把栅栏的框架搭好了。松木框架围着树苗立起来,虽然还没钉木板,却已经能看出大致的样子。木工师傅擦了擦汗:“小伙子,手艺不错,下午咱们钉木板,再打磨一下,明天刷层清漆,就完工了。”
“辛苦师傅了,”顾沉舟递过凉茶,“咱们先去吃饭,前面有家家常菜馆,味道不错,我订好位置了。”
吃饭时,苏父跟顾沉舟聊起院子的打理——什么时候给槐树施肥,怎么给月季剪枝,连种青菜的间距都仔细叮嘱。苏晚坐在旁边,看着两人聊得投机,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没有轰轰烈烈,却满是细碎的温暖。
下午回到家,木工师傅很快就开始钉木板。苏晚帮着递木板,顾沉舟则在一旁扶着框架,确保栅栏平整。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连汗水都闪着光。“小心点,别砸到手,”苏晚看着顾沉舟接过锤子,忍不住叮嘱,“慢点开钉,安全第一。”
“放心,”顾沉舟笑着点头,目光却没离开木板,“师傅教我怎么握锤子,不会砸到的。”
傍晚的时候,栅栏终于钉好了。松木的纹理在夕阳下泛着暖光,小门轻轻一推就开,旁边的小牌子也钉好了,“槐庭小筑”四个字透着雅致。苏晚站在栅栏外,看着院子里的景象,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终于弄好了,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小院子了,有槐树,有月季,还有青菜,跟我小时候梦想的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