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做太多准备,她抬腿踩了一下缝纫机下面的踏板。
下一刻,在众人的注视下,缝纫机开始运转,踏板带动机械逐步工作,最终让针杆上下移动。
这一瞬间,整个院子都惊呆了。
紧接着,不断传来羡慕和祝贺的声音。
“动了,动了,缝纫机真的能动!”
“徐云,你生了个好儿子!”
“建东哥,你真厉害。”
……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大多数家庭都是自己缝补衣服。
一台缝纫机有多重要,不用多说。
毫不夸张地说,有台缝纫机,找对象都会容易很多。
虽然“三转一响”是当时结婚的标准配置,
但普通家庭哪能凑齐,有一套像样的家具就不错了。
在相亲市场中,拥有“三转一响”中的任何一个,都是炙手可热的资源。
李建东年轻,不仅有了自行车,还有了组装缝纫机的本事。
目前缝纫机的价格大约在130-150元之间,具体视品牌而定。
在计划经济时代,购买缝纫机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票。
没有缝纫机票,购机难如登天。
然而李建东却能自行组装缝纫机!
这意味着大家都明白的利益。
想到这一点,立刻有人忍不住开口。
“建东,你还有没有多余的,帮二大爷组装一台,我钱不缺,就是票一直没搞到。”
听到这话,围观的人群也纷纷反应过来。
“对,建东,给我也组装一台。”
“还有我,我家也想要……”
瞬间,整个院子沸腾起来,都想要缝纫机。
毕竟,买到无需票的缝纫机就是赚到,毫无损失。
对此,李建东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虽然他手上还有一些零件,但不足以组装完整的缝纫机。
面对失望的邻居们,他承诺道:“等我有多余的,一定优先卖给咱大院的邻居。”
此话一出,众人眼睛都亮了,纷纷夸赞李建东大方。
不少人开始拉近与李建东的关系,以求优先得到缝纫机。
李建东顿时成了整个大院的焦点。
这一幕让一些人面色难看。
李建东在大院的声望越高,情况就越复杂。
喧闹声持续很久,直到夜幕降临才渐渐平息。
但这件事对大院的影响却久久无法消散。
各家各户仍在讨论着李建东和缝纫机。
但有几人心里不平静。
后院。
“不孝,不孝,臭小子,早晚要遭天打雷劈的。”这是聋老太。
“李建东这小子,还真是小看了他,没想到他真有这个本事!”刘海忠摸着下巴思索道:“看来,得和他处好关系。”
缝纫机,他也想要!
中院。
易忠海在家气得摔杯子。
今天发生的事让李建东在院子里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了。
虽然不是老大爷,但他的影响力,说不定比他这个老大爷还要强。
想到这里,他脸色铁青。
“李建东这人,必须给他点教训,让他知道,大院到底是谁说了算。”
另一边。
傻柱在家里闷声喝酒,满脸怒气。
现在李建东在大院简直是红得发紫。
相比之下,他几乎成了没人理的过街老鼠。
院子里的小女孩见了他都躲着走,有几个大妈看到他就吐口水,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当然,也有明白事理的人。
傻柱知道,有个老太太对他挺热情。
只是,他总觉得那老太太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那种眼神,就像闻到臭味的狗一样,格外贪婪。
贾家。
秦淮如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心情复杂。
想到李建东那张脸,她又恨又嫉妒。
李建东这么帅,又有本事,要是她嫁的是他,那该多好!
“哼~李建东这人,卑鄙,**,下流,根本不是男人……怎么就不肯帮帮我?”
想到这里,秦淮如一夜没睡好。
直到第二天早上,她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些。
她被厂里停了半个月,今天正好能回去上班。
一大早,
她早早起床,蒸好了足够全家人一天吃的窝头,才出门去上班。
刚进车间没多久,一个突如其来消息,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什么?我婆婆贾张氏疯了?连狗屎都敢吃!让我把她接回去……”
轧钢厂。
一车间。
秦淮如一时之间简直不敢相信。
她正准备开始工作,却没想到警察找上门,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她的婆婆贾张氏,疯了。
是真的疯了,竟然敢把狗屎往嘴里塞。
此刻,秦淮如心情复杂,思绪翻涌,最后只说了一句:
“警察同志,她真吃了?你不会骗我吧?”她满脸狐疑,看守所里也养狗吗?
听到这话,就连平时心大的警察也愣住了,一脸黑线。
过了几秒,他神情严肃地说道:“秦淮如同志,这种事能乱说吗?我确定,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