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一大爷和二大爷都没了,顺位应该让三大爷上来。”
转眼间,闫埠贵就被推举为新一任一大爷。
闫埠贵自己也没想到,不争不抢反而捡了个大便宜。
他心里美滋滋:还是我聪明,没出力就当上了老大。
可惜何雨水那两千块钱还在李建东手里,这块油水是捞不到了……
不过当了一大爷也有好处,调解纠纷时总能赚点外快。
他眯着眼盘算着,该怎么名正言顺地往兜里装钱。
他可不像一大爷易忠海那样蠢,捞钱还留下证据。
他一向不喜欢得罪人。
其实李建东心里清楚,三大爷闫埠贵不算太坏,只是爱算计,最多也就是自家那点事,有点小心思,但也不过分。
只是最后连亲儿子都不待见他,还得靠傻柱养老。
他最早发现养老院入不敷出,还主动提出去捡破烂换钱。
闫埠贵顺利当选后,一上台就拍胸脯对大家说:“各位放心,我一定带着大家把咱们四合院建设成团结友爱、干净整洁、积极向上的好地方,尽量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舒坦一点!”
“放你的屁!”二大爷刘海忠在下面咬牙切齿,“你之前说给大家吃白面馒头,结果呢?你们这群傻子,他还不如我,我至少还让你们吃过棒子面窝头!”
二大爷这番抱怨,大家都没有回应。
毕竟他说的是实话,三大爷闫埠贵抠门到极点,想从他那里占便宜根本不可能。
眼下事情已经成了,只能先让他干着,至少他不会打小报告,反正大家不是同一家单位的。
三大爷闫埠贵是个小学老师……
没过多久,李建东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每天从空间里拿出鸡鸭鱼肉、精米白面、时令水果,变着花样给家里人做美食。
每周还去冉秋叶家送一次东西,顺便和冉父交流经验。
偶尔聊聊外面的情况,总是以保护自己为主。
李建东说话时透露出意思:熬过这段时间,好日子就在后面。
最多再等几年。
这天——
“哥,你看我摆的水果拼盘,好看吗?”傻妹妹蓉蓉兴冲冲地端过来。
她也学着下厨,说怕哪天李建东出门,没人给她做饭。
危险的活儿她不让她碰,李建东就给她橘子香蕉这些不用刀的水果,让她剥好后摆盘。
她摆出了宝塔山的“六零三”造型,确实挺特别。
“真漂亮,谁教你的?”
“是冉姐姐教的……不对,是我自己想的。”傻蓉蓉脱口而出又赶紧改口。
“那我带你去送给冉姐姐好不好?”
“好。”
李建东骑着自行车载着妹妹出了大院。
“快看,李家兄妹又去冉秋叶家了。”
“肯定是送鸡鸭水果吧?他家日子过得真不错。”
“修空调能赚这么多?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这些东西。”
“那是你眼界窄。”
议论声全被李建东听进去了。
现在农民进城卖东西查得严,这些紧俏货确实不好弄。
他想着在后院搭个鸡圈——反正空地多,省得邻居乱猜。院子里种菜的不少,但养禽类的不多。城里不如乡下,鸡鸭没法自己找食,得喂粮食。
乡下适合养,七八只鸡鸭加两头猪,就能攒出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药钱。可惜政策不允许多养。还好自家院子不受限。
冉家小院里,蓉蓉和冉秋叶玩闹着,李建东和冉父一边喝茶一边读报聊天,冉母笑着看着他们。这样的温馨场景,李建东希望一直持续下去。
李建东回家后立刻开始动手,在东边空地上搭了个鸡圈。这个鸡圈分成两部分:一个带顶棚的鸡窝,可以遮风挡雨,让母鸡安心下蛋;另一个是露天的小院子,供鸡活动晒太阳。
“母鸡要多晒太阳才能下蛋,”李建东边干活边解释,“养殖场都是用灯照的。”
傻蓉蓉兴奋地跑来帮忙,递木板、送工具,最后坐在旁边看得入神。“哥哥真的要养小鸡吗?”
“当然,你平时吃的鸡肉就是它们变的。”
“?养大了就要吃掉吗?”蓉蓉撅着嘴,“小鸡多可怜呀。”
“那你只吃鸡蛋,鸡肉都给我。”
“坏哥哥!”蓉蓉眼睛一转,“你趁我不在的时候杀鸡不就得了!”
不到半天,一个结实的鸡舍就建好了。李建东拍了拍手上的木屑:“以后打扫鸡窝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保证完成任务!”蓉蓉挺起小胸脯。
李建东并不觉得让小孩干活有什么不对。现在农村的孩子五六岁就开始帮忙干活,喂鸡、捡柴、扫地、生火什么都会。城里孩子也得洗碗擦桌子,有的七岁就会做饭。哪像后来,二十多岁还啃老的人比比皆是——这样一比,现在多生几个孩子反而更划算。
刚搭完鸡舍,就看到许大茂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看。“李建东,你这是要办养鸡场?”许大茂撇撇嘴,“别到时候鸡瘟一来全白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