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得罪旁人也就罢了,偏要招惹我张家的人。伯治贤侄,往后再有这等事,你只管知会张伯父便是!”
张苞攥拳捶打着胸膛,发出沉闷的声响。
“只要你招呼一声,张某必定即刻赶到。”
见张飞这般表态,诸葛川微微颔首。
“想来诸位叔伯虽未明言,心中定对左慈所言'天命异数'之说存有疑虑吧?”他话锋一转,含笑道,“且听侄儿细细道来。简而言之,那左慈精于星相占卜之术,依他推算,原本刘伯父此生应当无缘中兴汉室。”
“可近来天象骤变——紫微垣偏移荆襄之地,昭示刘伯父气运陡增。左慈将此归因于'异数'之说。恰巧这段时日侄儿在军中屡立奇功,自然就成了他口中的'天命异数'之人。”
诸葛川将穿越之事隐去不提,只以左慈遗言为引,佐以精心编撰的缘由。这番说辞甫出,关羽、黄忠等人眉间最后一丝疑虑果然烟消云散。并非他们不信任这位侄儿,实是左慈临终所言过于离奇,令人不得不深究。
两个时辰后,江夏郡守府。
当看见诸葛川领着黄忠、关羽等鱼贯而入时,刘备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先前接到急报召聚众将时,他险些惊出冷汗,唯恐爱侄遭遇不测。待得知不过是联手诛杀左慈,悬着的心这才落回原处。
“治儿!”
刘备语带关切,“往后莫要擅自冒险。若欲除左慈,只需告知伯父一声。”
“备麾下将士齐出,纵使那左慈真是神仙,也叫他插翅难逃。”
诸葛川恭敬应诺。见关羽、黄忠等人披着满身风雪,刘备未再多言,简单叮嘱几句便让关张马赵四人退下,独留衣冠楚楚的诸葛川。
“伯父留侄儿有何吩咐?”
刘备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益州张松来信了,其挚友不日将作为刘璋使者抵达荆州。”
“张松终于有消息了?”诸葛川快速览毕,叹道:“再不来信,侄儿都要以为益州生变。”
刘备抚须颔首:“前些时日眼见入冬却无音讯,急得伯父唇边生疮。好在如今总算等到回音。”他顿了顿,眼中闪过期待,“此事稍后也需与孔明他们商议。”
昨夜方得音讯,否则..."
"汝伯父怕是要彻夜难眠了。"
"且问..."
刘备抬眸望向诸葛川:"待孝直至,当以何礼相待?"
"是否该将益州大计全盘相告?"
对张松,玄德公自是推心置腹。
然则 ** 此人,虽系张松挚友,刘备终觉胸中块垒难消。
诸葛川察言观色,窥见主公犹疑...
不禁莞尔。
谁又能料想,青史留名的鱼水君臣,未遇法孝直前竟存此等心结?
思及陈寿《三国志》评语...
"亮与正虽好尚异,然俱以公义相取。法孝直料敌制胜,多出奇谋,然德行有亏,类魏之程郭。"
意即:
孔明与 ** 虽志趣各异,皆忠心辅主。孝直善出奇谋决胜千里,然性如程昱刚戾,行似郭嘉放浪。
思忖至此。
诸葛川整襟正色:"小侄途经益州时,曾细访法孝直为人。"
"此人才干..."
"不逊家父与庞士元。"
"惟性情..."
"确有些瑕疵。"
"故..."
"待其至荆州时,伯父只需..."
少年忽然噤声,缓缓吐出十一个字:
"施以厚恩,纵其欢谑。"
"如此..."
"那位在刘璋处遭了冷落、怀才不遇的 ** ,定会对伯父您掏心掏肺。"
"待时机成熟,再向他透露我们对益州的布局也不迟。"
刘备暗自将诸葛川的计策记下。
"看来留你在身边是留对了。"
"走,随我去后院用膳。"
"大清早净忙着应付左慈那老道,想必还饿着肚子。"
"伯治,常来陪阿斗玩耍!"
"这孩子若能学得你一星半点聪明劲儿,我便知足了。"
议定对待 ** 之策后,刘备语气轻松不少,不由分说拉着诸葛川来到后院。
席间诸葛川与刘备、甘夫人及小阿斗共进午膳。起初阿斗对这个陌生兄长有些拘谨,待雪中嬉戏片刻后,已追着喊"川儿哥哥"不肯撒手。
阁楼窗前,刘备望着院中与阿斗堆雪人的少年,眉眼俱是笑意。
"妾身倒不知,这聪慧过人的贤侄竟也有这般童趣。"甘夫人为丈夫披上厚袄时轻声道。
刘备抚须而笑:"子侄辈里就数伯治最出息,莫把他当作寻常少年看待。"
"你我百年之后,能托付阿斗的唯有这孩子。只可惜......"他望着雪地里打滚的身影摇头,"明明身负大才,偏生和他父亲半点不像,骨子里透着懒散。"
甘夫人抿唇轻笑:"所以夫君才想用莹儿的婚事拴住他?"
以下为
甘氏轻叹道:"若非莹儿钟情伯治,妾身断不会应允她与人共侍一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