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永乐十二年在一场极具冲击力的政治宣告和随之而来的腥风血雨中拉开了序幕。
朱棣的统治基础前所未有的稳固,内部最大的隐患被基本清除。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位从地府归来、洞悉一切、并以强硬手腕为儿子铺平道路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永乐十二年的深秋,北京城迎来了新朝最为隆重的一场盛典——皇太孙朱瞻基与太孙妃胡善祥的大婚。
整个紫禁城张灯结彩,喜庆的气氛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
从午门到太孙东宫,沿途旌旗招展,仪仗森严,百姓们夹道观望,争相一睹皇太孙和太孙妃的风采。
朱瞻基身着庄重的冕服,意气风发,眉宇间既有成为人夫的喜悦,更有一股肩负江山社稷的沉稳。
经过多年的培养与相处,他对胡善祥已从最初的不情愿,转变为真正的欣赏与爱护。
胡善祥则凤冠霞帔,容颜在珠翠映衬下更显端庄秀丽,她举止得体,仪态万方,经过太子妃的精心调教,已然有了未来国母的风范。
在繁琐而庄严的皇家礼仪中,二人完成了拜堂大典,正式结为夫妻。
在这场举国欢庆的仪式中,有一个特殊的“旁观者”。
朱元璋无法以洪武皇帝的身份公开出席曾孙子的婚礼,但他岂能错过这等重要时刻?
经过朱棣的特别安排,他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内侍服饰,悄悄登上了靠近典礼路线的宫墙上,远远眺望着那对新人。
看着朱瞻基牵着胡善祥的手,接受百官的朝拜,看着他们脸上那份属于年轻人的、对未来的期盼,朱元璋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了下来。
他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成了……总算是成了。”他心中默念,一半的心算是落回了肚子里。
最大的变数之一——朱瞻基的婚姻和继承人问题,终于按照仙师指引的方向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只要这两个孩子安稳过日子,那个叫朱祁镇的祸根,就大概率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对于朱棣打算暂缓给胡善祥服用“生子丹”的决定,朱元璋内心是支持的。
他比朱棣更清楚:他朱元璋能在这个时代停留多久,与朱棣的寿命是绑定的。
朱棣活得越久,他被迫“滞留”在这个没有挚爱亲朋的时代的时间也就越长。
一想到这个,朱元璋就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孤独,看朱棣也就越发不顺眼,总想找茬揍他几下出出气。
“唉……”望着远处喧闹的庆典,朱元璋的眼神有些恍惚和落寞。
这繁华盛景,这绵延国祚,本应是他最渴望看到的。
可如今真置身其中,他却只觉得格格不入,心里空落落的。
这个世界,没有和他一起吃过苦、受过罪的妹子,没有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培养、却英年早逝的标儿。
那些能与他分享喜悦、分担压力的至亲,一个个都不在了。
他回想起自己刚离世在地府时的情形。
他本可以立刻去投胎,忘却前尘,开始新生。但对大明江山的牵挂,对后世子孙命运的好奇,让他犹豫了。
就在那时,仿佛感应到他的执念,一位神秘的“仙人”声音在他意识中响起,告诉他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亲眼看看大明的未来,甚至有机会去改变它。
当时,他被“看看大明未来”这个诱惑牢牢吸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
可现在,他真的来到了这个未来,参与了改变,却感到了深深的后悔。
“早知道是这样…”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苦涩,“早知道看未来是这般光景,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咱还不如当初就选择去投胎,或者想着下辈子,还能和妹子、和标儿做一家人。”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野草般在他心中蔓延。
什么万世基业,什么千古一帝,在失去至亲的孤独面前,似乎都变得苍白无力。
他此刻最大的愿望,竟是想着当初不要选择来看这劳什子的“未来”多好,他应该追寻那份渺茫的、与亲人再续前缘的可能。
远处,婚礼的乐章愈发恢宏,欢声笑语阵阵传来。
朱元璋却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寥。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对在傍晚的阳光下显得无比登对的新人,默默转身,沿着寂静的宫墙,悄然离去。
他的背影,在辉煌宫殿的映衬下,竟显得有些佝偻和孤单。
喜欢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