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带着清冽的暖意,透过百叶窗缝隙洒在林薇薇的办公桌上。她刚整理完与医学院合作的教学模型需求清单,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脖颈间的星星项链——蓝宝石的凉意透过丝绒链身传来,总能让她想起生日那天陆承宇捧着蛋糕站在前台旁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柔软的涟漪。
“薇薇,这份校园合作社团的回访表,你看看没问题就签字。”同事小张把一叠文件放在她手边,目光扫过她脖子上的项链,笑着挤了挤眼睛,“还戴着呢?看来陆医生选礼物的眼光不错啊。”林薇薇脸颊微红,拿起笔却没立刻签字,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生日那天陆承宇特意请假送蛋糕、送项链,自己总该回份礼物才像样。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般在心里蔓延。午休时,林薇薇躲在茶水间翻遍了和陆承宇的聊天记录——从讨论养老院设备调试,到偶尔分享日常,她仔细寻找着能透露他喜好的蛛丝马迹。翻到三个月前的对话时,一行文字突然跳进眼帘:“昨天跟同事去打球,旧球鞋磨得脚疼,要是能买到那款限量的气垫鞋就好了。”
“篮球鞋!”林薇薇眼前一亮,拍了下掌心。她记得陆承宇朋友圈里偶尔会发打球的照片,穿着蓝色球衣在球场上奔跑的样子,和平时穿白大褂的严谨模样判若两人。既然他喜欢篮球,又念叨过那款球鞋,不如就送这个当回礼,既实用又能让他想起自己的心意。
可兴奋劲儿没过多久,林薇薇又犯了难——她对篮球鞋一窍不通,不知道那款“限量气垫鞋”具体是什么型号,也不知道陆承宇穿多大的码数。直接问他肯定不行,会提前暴露惊喜;不问的话,万一买错了型号或尺码,反而会让他为难。
纠结了一下午,林薇薇终于想到了办法。下班后,她假装不经意地给陆承宇发微信:“之前听你说常去打球,你们一般都在哪个球场啊?我们公司最近要组织团建,想找个靠谱的场地。”没过几分钟,陆承宇的回复就来了,还附带了一个定位:“市中心体育馆的室内球场,地面防滑做得好,我们科室每周三晚上都会去。对了,你们团建要打球吗?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们联系场地负责人。”
“不用麻烦啦,就是先问问。”林薇薇快速回复,心里却悄悄记下了“每周三晚上”这个信息。她打开购物软件,搜索“限量气垫篮球鞋”,跳出来的款式五花八门,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为了确认型号,她特意翻了陆承宇朋友圈里打球的照片,放大后隐约看到他旧球鞋侧面有个银色的飞翼标志,再结合他提到的“气垫”,终于锁定了某品牌最新款的限量篮球鞋。
接下来是尺码问题。林薇薇想起陆承宇上次陪她去养老院时,曾在门口的台阶上崴了一下,当时她扶着他的胳膊,隐约记得他穿的休闲鞋鞋底看起来很宽大。她又翻了翻同事小张的朋友圈——小张的男朋友是篮球爱好者,她之前发过陪男友买球鞋的视频。林薇薇赶紧私信小张:“救命!想给朋友买篮球鞋,不知道尺码怎么选啊?只知道他平时穿休闲鞋是42码,身高大概185左右。”
小张很快回复:“一般来说,篮球鞋要比休闲鞋大半码到一码,185的身高穿42.5或者43码比较合适!不过不同品牌的鞋楦不一样,最好去实体店试穿,或者查一下具体型号的尺码表。”看到“实体店试穿”这几个字,林薇薇立刻决定:周末去市中心的品牌专卖店,亲自挑选。
周六早上,林薇薇特意起了个大早,换上舒适的运动鞋,背着双肩包就往市中心的商圈赶。刚到专卖店门口,就看到排队的人绕了半圈——原来当天正好是品牌新款发售日,很多篮球爱好者都来抢限量款。林薇薇心里一紧,赶紧快步走过去,拉住一个店员问:“您好,请问还有XX型号的限量气垫鞋吗?42.5码和43码的。”
店员查了查库存系统,皱着眉说:“这款现在只剩42.5码的一双了,还是别人预定好的,等下就要来取。43码的昨天就卖完了。”林薇薇的心瞬间沉了下去,难道好不容易确定的礼物,就要泡汤了?她不死心,又问:“那其他分店有货吗?或者可以调货吗?”
店员看她着急的样子,又查了查系统:“城西的分店还有一双43码的,不过需要您自己过去取,他们今天下午五点就关门了。”林薇薇看了眼手机,现在已经下午两点,从市中心到城西坐地铁要一个半小时,时间刚好来得及。她立刻谢过店员,转身就往地铁站跑。
赶到城西分店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林薇薇气喘吁吁地冲进店里,指着手机上的型号说:“麻烦帮我拿一下这款43码的篮球鞋!”店员笑着拿出鞋盒:“您运气真好,这是最后一双了,刚才还有人打电话问呢。”林薇薇打开鞋盒,看到黑色的鞋身搭配银色的飞翼标志,鞋底的气垫看起来很厚实,和陆承宇朋友圈里的旧球鞋款式相似,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